[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痰湿内阻所致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12647.7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6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鞠衍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衍松 |
主分类号: | A61K36/746 | 分类号: | A61K36/746;A61P9/12;A61K35/02;A61K35/57;A61K35/413;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周述志 |
地址: | 26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内阻 所致 高血压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痰湿内阻所致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高血压在中医领域原本没有固定的概念,多是将高血压病的一些症状分属于眩晕、头痛、中风等疾病中。现代中医将高血压病分为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中阻型等多种证型,诊断治疗方法复杂,并且受西医的影响较重,大部分是针对该病的症状的治疗,难以发挥中医治本的优势。在高血压病的辩证中,痰湿内阻所致高血压的病例不为少见,主要由于现代人嗜食肥甘、活动量降低造成,主要表现为苔腻黄,脉弦、滑,头晕目眩,健忘耳鸣,失眠多梦等,治疗时常见的药物有白术、半夏、天麻等健脾化湿、化痰熄风的药物。采用上述药物及疗法有时确能取得疗效,但部分患者受药治疗效果较差,而外在症状又表现为典型的痰湿中阻,由此在治疗痰湿内阻所致高血压时仍需辩证分析,对症施药。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痰湿内阻所致高血压的特点,通过辩证分析,进而提供一种治疗该症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痰湿内阻所致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大枣10-20份、红花5-15份、白术10-20份、延胡索5-15份、甘草3-9份、牛黄10-20份、小茴香5-15份、海螵10-20份、柴胡10-20份、巴戟天5-15份、芍药5-15份、合欢皮5-15份、龙骨5-15份、牛膝3-9份、钩藤5-15份、鸡内金15-25份、芡实10-20份、茯苓10-20份、川芎5-15份、杜仲5-15份、山茱萸10-20份。
一种治疗痰湿内阻所致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大枣15g、红花10g、白术15g、延胡索10g、甘草6g、牛黄15g、小茴香10g、海螵15g、柴胡15g、巴戟天10g、芍药10g、合欢皮10g、龙骨10g、牛膝6g、钩藤10g、鸡内金20g、芡实15g、茯苓15g、川芎10g、杜仲10g、山茱萸15g。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混合后采用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300-500ml,每日早晚两次服用,每日一副。
组方分析:痰湿内阻所致高血压以风痰相搏为主要病机,痰湿为标,脾虚为本,治法为健脾化痰,定眩息风固不为错,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取白术、小茴香、鸡内金、大枣、甘草、茯苓泄湿培中、健脾益气,牛黄、柴胡、芍药、钩藤平肝熄风。但细究之,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多与肝风内动有关,中焦土败,则肝木不升,郁而化风,肝郁过久则必致血瘀,因此在平肝息风的同时需加以化瘀之药,如该中药组合物中的延胡索、红花、川芎;而人体三气本于一气,肾气为其根本,中焦脾气衰败,根源于肾气之衰,也因此造成痰湿内阻所致高血压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之由,以老年肾气衰退,脾气必弱,因此补脾气时需兼顾下焦肾气,加以牛膝、杜仲、巴戟天回补肾阳;肾气衰败则致精水不藏,精水不藏则肾阳无所依,故取芡实、山茱萸、海螵固精止带;取合欢皮、龙骨镇静安神,清其上焦发散之火。由此可见,在治疗痰湿内阻所致高血压时,单纯的健脾化痰、定眩熄风可能能够暂时取得疗效,但是对部分患者而言,痰湿中阻有其生痰之源,如肾气衰败,有痰湿内阻所生旁症,如血瘀,针对上述情形,在治疗痰湿内阻所致高血压时需通盘考虑。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通过对原料中药的精选配合,达到健脾化痰、定眩熄风的同时,补肾气、化血瘀、固其精、安其神的效果,从根本上消除痰湿中阻的发病之源及衍生之症,从而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该中药组合物在药物选用上虽然为常用药物,但通过对病症准确的辩证分析,将常规药物进行合理配伍,斟酌用量,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痰湿内阻所致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大枣15g、红花10g、白术15g、延胡索10g、甘草6g、牛黄15g、小茴香10g、海螵15g、柴胡15g、巴戟天10g、芍药10g、合欢皮10g、龙骨10g、牛膝6g、钩藤10g、鸡内金20g、芡实15g、茯苓15g、川芎10g、杜仲10g、山茱萸15g。
本发明人对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进行了临床观察试验,试验如下:
(1)-般资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衍松,未经鞠衍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2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橘红饮片及其加工方法、应用
- 下一篇:一种治疗尿结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