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卵白蛋白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黄疸的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12631.6 | 申请日: | 201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2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芦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芦达 |
主分类号: | A61K38/38 | 分类号: | A61K38/38;A61P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全学荣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卵白 蛋白 制备 治疗 预防 黄疸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卵白蛋白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黄疸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黄疸的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另外还常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疸的发病机理包括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功能低下或有功能肝细胞量减少、肝细胞破坏结合胆红素外溢等等,其病因复杂,是临床上较难治的病,病程较长、不易恢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尤其对于未满月新生儿,由于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导致新生儿神经损害和功能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危害极大。
目前,治疗黄疸的方法主要有蓝光照射、给予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和尼可刹米、输注人血白蛋白等。虽然这些治疗手段均有一定疗效,但仍存在着明显弊端,比如,蓝光照射可能导致发热、腹泻、皮疹、核黄素缺乏、青铜症及低血钙等不良反应,照射时程过长甚至可能对染色体产生损伤作用;输注人血白蛋白不仅价格昂贵、患者往往难以负担,而且使用血液制品还存在风险。
因此,提供一种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且疗效明确的防治黄疸的药物,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卵白蛋白(又称卵清蛋白)主要来源于禽类蛋清,是一种由38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球状含磷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5KDa,等电点为4.5。蛋清的自然卵白蛋白命名为R-卵白蛋白(活性卵白蛋白),有3种电泳组分:R-卵白蛋白A1,A2和A3;在禽蛋贮藏或孵化期间,R-卵白蛋白转化形成热稳定形式,根据Smith命名法将其稳定形式命名为S-卵白蛋白,有两种相对含量变化的组分:S1-与S2-卵白蛋白。目前,对卵白蛋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将其作为营养物质食用,尚未见将卵白蛋白用于防治黄疸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卵白蛋白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黄疸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卵白蛋白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黄疸的药物中的用途。
优选的,所述的药物为治疗和/或预防新生儿黄疸的药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物是以卵白蛋白为主要成分,或者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剂为外用制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剂为糊剂、涂膜剂、膏剂或散剂。
其中,每制剂单位含卵白蛋白0.5~2.0g。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和/或预防黄疸的药物组合物,它是以有效量的卵白蛋白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本发明所述卵白蛋白可以是卵白蛋白的各种构型或其亚型,例如可以是R-卵白蛋白、S-卵白蛋白或其亚型A1、A2、A3、S1、S2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构型的改变不会对疗效产生影响。
本发明所述制剂单位表示每人每次的用量。
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本发明卵白蛋白有很好的退黄作用,使用3-9天即可有效降低黄疸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相较于目前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手段,本发明采用卵白蛋白治疗黄疸,疗效好、治疗周期短且原料药价格低廉,大大减轻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实施例中所用卵白蛋白来源:西格玛奥德里奇中国-生命科学化学试剂分析色谱材料科学|Sigma-Aldrich
http://www.sigmaaldrich.com/china-mainland.html
实施例1卵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2014年11月至今1年半,累计治疗69例新生儿黄疸病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芦达,未经芦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2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