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乌榄长生观音养颜美体茶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311645.6 | 申请日: | 2016-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8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柏峰;李青山;叶成河;詹金钗;毛带勋;叶大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柏峰 |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长生 观音 养颜 美体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饮料、食品、保健、养生、美容、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黑橄榄是常绿乔木,高10-16米。单数羽状复叶,长30-60厘米;小叶15-21,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5厘米,宽3.5-7厘米,基部偏斜,先端渐尖或锐尖,全缘,上面网脉明显,下面平滑。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于复叶;萼杯状,3-5裂;花瓣3-5,分离;雄蕊6,着生于花盘边缘。核果卵圆形至椭圆形,两端钝,成熟时紫黑色。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45厘米。小枝粗10毫米,干时紫褐色,髓部周围及中央有柱状维管束。无托叶。小叶4-6对,纸质至革质,无毛,宽椭圆形、卵形或圆形,稀长圆形,长6-17厘米,宽2-7.5厘米,顶端急渐尖,尖头短而钝;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偏斜,全缘;侧脉(8-)11(-15)对,网脉明显。花序腋生,为疏散的聚伞圆锥花序(稀近总状花序),无毛;雄花序多花,雌花序少花。花几无毛,雄花长约7毫米,雌花长约6毫米。萼在雄花中长2.5毫米,明显浅裂,在雌花中长3.5-4毫米,浅裂或近截平;花瓣在雌花中长约8毫米。雄蕊6,无毛(仅雄花花药有两排刚毛),在雄花中近1/2、在雌花中1/2以上合生。花盘杯状,高0.5-1毫米,流苏状,边缘及内侧有刚毛,雄花中的肉质,中央有一凹穴;雌花中的薄,边缘有6个波状浅齿。雌蕊无毛,在雄花中不存在。果序长8-35厘米,有果1-4个;果具长柄(长约2厘米),果萼近扁平,直径8-10毫米,果成熟时紫黑色,狭卵圆形,长3-4厘米,直径1.7-2厘米,横切面圆形至不明显的三角形;外果皮较薄,干时有细皱纹。果核横切面近圆形,核盖厚约3毫米,平滑或在中间有1不明显的肋凸。种子1-2;不育室适度退化。花期4-5月,果期5-11月。产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生长于海拔1280米以下的杂木林内。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地常栽培。
广州增城市盛产乌榄,乌榄则是增城的四件宝之一。乌榄,是增城市名优土特产,其中荔城街西山村附近所产的品质特佳,历来闻名中外。西山乌榄因果身尾部有点偏左,故又名″左尾″。它与其他品种乌榄相比,具有皮薄、肉厚(占全果60%以上)、肉纹幼嫩、油质适中、 味道芳香等特点。它全身是宝:榄肉制榄角、榨油;榄仁可作菜肴,又是点心的上好配料;榄核是著名工艺品榄雕的原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用西山乌榄制成的油榄豉是一种地道的乡土美食,享有″山蚝豉″之美称。此外,西山乌榄出仁率高,每担榄仁比一般品种多出半公斤多,为取榄仁的最好品种,是制糕饼的高级馅料之一,广式中秋月饼中的″五仁″,其中便有它的一分。西山乌榄始种于明朝万历年间,在荔城普遍种植。近年每逢收获季节,个体商贩设点收购,经过加工后出口及转销外地。
乌榄根:酸、涩,平。止血,化痰,利水,消痈肿。用于内伤吐血,咳嗽,手足麻木,胃痛,烫伤,风湿痛,腰腿痛。叶(乌榄叶):涩,温。止血。用于崩漏。果实(乌榄仁):甘,淡。润肺,下气,补血,杀诸鱼毒。橄榄科橄榄属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Koenig,以根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乌榄,皮黄黑色,肉白有文,层叠如海螵青色未成熟的乌榄黑色已经成熟的乌榄蛸状,酒筵中以为豆食品。《纲目》主治所载,悉言白榄,即今常食之青果,又所载榄仁可治吻燥者,亦指青果核中仁而言,非指乌榄仁也。按《粤志木语》橄榄有青、乌二种,闽人以白者名青果,粤中止名白榄,不曰青果也。乌榄子大肉厚,以温水泡软,俟紫脂浮起溢出,乃可食,水冷则生胶,热则肌肤反实,故必温水之和,乃醇其性。根:淡,平。叶:微苦、微涩,凉。功能主治:根:舒筋活络,祛风祛湿。用于风湿腰腿痛,手足麻木。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感冒,上呼吸道炎,肺炎,多发性疖肿。乌橄榄。
用法用量:根0.5-1两。叶:3-6钱。
中华弘柳(简称华柳)是精选中国柳树与美国竹柳利用多元遗传种质材料料通过高新技术符合杂交的柳树新品种,因生长速度非常快,又称“乔木速生王”,是当前大力营造人工速成森林的最佳树种之一,栽培经济效益非常高,从其诞生到现在就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自发地追逐和高度喜爱,纷纷引种栽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柏峰,未经李柏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1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水分去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营养保健黄芽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