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鼻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9874.4 | 申请日: | 201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童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许斌 |
主分类号: | A62B23/06 | 分类号: | A62B23/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詹晓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鼻防护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罩。
背景技术
通常,具有各种形状和结构的面罩用来防止人体通过嘴或鼻子吸入有害物质(如花粉、沙尘或细菌),近几年我国雾霾天气频发,面罩在对抗PM2.5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知的面罩结构为了实现过滤灰尘和防烟的效果而同时覆盖嘴和鼻子。典型的面罩可包括配置为面罩覆盖脸的区域可通过折叠横向褶皱而竖向扩大的平盖式面罩、以及具有排气阀的杯形覆盖式面罩。但是,因为现有面罩同时堵住佩戴者的鼻子和嘴,所以佩戴者在佩戴面罩时感觉不通气,且佩戴面罩时无法喝水或吃饭,且交谈时影响声音传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鼻罩,过滤通过鼻腔吸入的空气,佩戴时仅遮住鼻孔,不影响谈话、喝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鼻罩,包括用于设置于鼻孔外侧并对吸进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布组件、用于将所述过滤布组件夹持于鼻中隔的夹持件,所述过滤布组件设置于夹持件。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设置于鼻孔外侧的边框,边框设置有两个透气窗,夹持件设置于两个透气窗之间,过滤布组件设置于边框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边框和夹持件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边框和夹持件的材质为弹性材质。
优选的,所述边框包括定型骨条和塑料层,塑料层覆于定型骨条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塑料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硅胶层或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硅胶层或橡胶层的外延设置有用于闭合边框与鼻子之间间隙的毛边。
优选的,所述夹持件或/和边框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硅胶层或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夹持件设置有两个弹性夹持爪,两个弹性夹持爪呈镜像布置。
优选的,所述弹性夹持爪设置有防脱凸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鼻罩,夹持件将所述过滤布组件夹持于鼻中隔,便于带上、取下。过滤布组件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吸气时,在气流的带动下,过滤布组件紧贴于鼻子的开口端,气体经过滤布组件过滤后进入鼻腔,过滤效果好;呼气时,从鼻腔出来的气体推开过滤布组件,气体可不用穿过过滤布组件即可从鼻孔排出,排气更加轻松。本发明的一种鼻罩,过滤通过鼻腔吸入的空气,佩戴时仅遮住鼻孔,不影响谈话、喝水,结构简单,佩戴轻便,佩戴无异物感,成本低,适于一次性使用,清洁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在呼气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在吸气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过滤布组件
2—夹持件21—弹性夹持爪
3—边框4—透气窗5—定型骨条
6—塑料层7—防脱凸起8—毛边
9—第一硅胶层或橡胶层
0—第二硅胶层或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鼻罩,包括用于设置于鼻孔外侧并对吸进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布组件1、用于将所述过滤布组件1夹持于鼻中隔的夹持件2,所述过滤布组件1设置于夹持件2。夹持件2将所述过滤布组件1夹持于鼻中隔,夹持件2具有弹性,便于夹持、取下。过滤布组件1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过滤布组件1的外围轮廓与鼻翼的轮廓相似,过滤布组件1可呈蝶形、双圆形或双半圆形;过滤布组件1可以包括多层防护级别不同的过滤布层,针对空气中颗粒物的不同,可以有不同过滤性能的过滤布层,过滤布组件1可包括HEPA高效过滤网层、活性炭层等,选用不同性能的过滤布层可实现不同的过滤效果,从而减少或避免沙尘天气、雾霾天气对人体造成的损伤。
使用时,通过夹持件2将本发明的鼻罩固定于鼻中隔;过滤布组件1的材质具有一定的柔性,吸气时,在气流的带动下,过滤布组件1紧贴于鼻子的开口端,气体经过滤布组件1过滤后进入鼻腔,过滤效果好;呼气时,从鼻腔出来的气体推开过滤布组件1,气体可不用穿过过滤布组件1即可从鼻孔排出,排气更加轻松。本发明的一种鼻罩,过滤通过鼻腔吸入的空气,佩戴时仅遮住鼻孔,不影响谈话、喝水、运动,结构简单,佩戴轻便,佩戴无异物感,成本低,适于一次性使用,清洁卫生。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许斌,未经童许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98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