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硫代酰胺的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9052.6 | 申请日: | 201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5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邱仁华;李游;许新华;陈锦杨;唐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75 | 分类号: | C07D213/75;C07D239/42;C07D307/66;C07D265/30;C07D241/04;C07D207/14;C07C327/42;C07C327/48;C07C327/46;C07D213/83;C07D239/28;C07D307/68;C07D20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硫代酰胺 新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硫代酰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无金属催化剂单质碘作为催化剂,以二硫醚和胺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底物在有机溶剂中,20‑140℃有效反应,在5‑20h的时间内,能高效、简便地得到硫代酰胺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成本较低,产率高,操作简便、无污染等优点,对于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单质碘作为催化剂的绿色催化合成方法。该方法以芳香基二硫醚和脂肪基二硫醚作为底物,以各种胺类作为作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下,反应均能获得较高产率的硫代酰胺化合物。
【背景技术】
硫代酰胺是指一类含有碳硫双键的酰胺类化合物。硫代酰胺官能团的三个原子中,碳硫双键用于改善目标分子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硫代酰胺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不仅用于生产催化剂,稳定剂,农药,染色助剂,选矿剂等,还可用于聚合物的硫化剂,交联剂,医药原料以及有机化合物的中间体。当硫代酰胺上连有不同官能团时,在取代基团位阻、电子效应、立体结构的影响下,赋予了硫代酰胺类化合物C=S键特有的反应性能。
近年来,寻找新的具有生理作用的药物及开发新药物,是普遍关注的发展方向。含有硫代酰胺类基团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还是一些药物的重要组成单元,已经发现许多酰胺类化合物具有抗菌、酶抑制性和生物活性。硫代酰胺类化合物作为底物通过金属催化加成、碳氢活化等可制备一系列的产物。官能团化的硫代酰胺通常显示广泛的抗菌、生物活性及酶抑制活性。对于硫代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与制备一直是有机化学工作者感兴趣的领域,因而,便利,高效地合成这类化合物的方法备受人们的瞩目。
目前,合成的硫代酰胺类化合物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硫代酰胺类化合物硫化剂使用最多的是P2S5,然而该反应需要消耗大量的P2S5,并且需要在很高的温度下反应很长的时间。同时,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有毒气体。Willgerodt-Kindler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制备硫代酰胺的方法。Willgerodt-Kindler反应通过连续的氧化以及重排,得到相应的硫代酰胺,但是该反应中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并且没有新的化合键形成。在合成硫代酰胺类化合物中,Lawesson试剂也比较常见。Nguyen等报告了用硫原子作为氧化剂,在端炔和胺类作为反应剂的情况下生成硫代酰胺的反应。Guntreddi等报道了用硫原子作为氧化剂,在羧酸类化合物和胺类的作用下,生成硫代酰胺的反应。Nguyen和Guntreddi报道的三组分反应,均存在着反应时间较长,且产生许多副产物的问题。这些方法中存在的这些缺点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硫代酰胺工业化发展。针对目前合成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以单质碘作为催化剂催化制备硫代酰胺的二组分反应,此方法无需特殊的设备要求,产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符合国家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碘催化制备硫代酰胺的公开文献和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单质碘作为催化剂催化制备硫代酰胺的方法。该方法以单质碘为催化剂,以硫醚作为底物,各种胺类作为反应物,无需氮气氛围,反应在极性溶剂下进行,均能取得较好的反应效果。该方法具有成本较低,产率高,操作简便、无污染等优点,对于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的技术方案:
上述合成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以单质碘作为催化剂,以二硫醚II作为反应底物与胺类III在有机溶剂中有效反应,能得到高产率的硫代酰胺;得到的硫代酰胺的结构式I、二硫醚的结构式II和胺基原料的结构式III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9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