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航行器配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5601.2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43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姜迁里;杨华;乜云利;周丽芹;宋大雷;王向东;崔志建;张逸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26 | 分类号: | B63G8/26;B63B4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航行 平方 | ||
1.一种水下航行器配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通过钩秤分别在空气及水中悬挂测出水下航行器无配重情况下的重力M及浮力F;
(2)通过一级配重将水下航行器调节至重力略大于浮力,一级配重位置位于水下航行器的中部位置;
(3)通过两个钩秤空中悬挂水下航行器,测得两钩秤示数分别为F空1、F空2,根据力矩平衡原理,设重心为作用点:F空1·(X5-X3)=F空2·(X3-X0),
推得重心位置:X3=(F空1·X5+F空2·X0)/(F空1+F空2);
(4)将水下航行器放置水中,通过两个钩秤,测得两钩秤示数为F水1、F水2,根据力矩平衡原理,设浮心为作用点:F水1·(X5-X2)-M·(X3-X2)=F水2·(X2-X0),
推得浮心位置:X2=(F水1·X5-M·X3+F水2·X0)/(F水2+F水1-M);
(5)调节二级配重ΔG1、ΔG2,使重心调节至浮心正下方,实现水下航行器配平,其中,ΔG1+ΔG2=F水1+F水2、(F空1-ΔG1)·(X5-X2)=(F空2-ΔG2)·(X2-X0),
推得调节量:ΔG1=[F空1·(X5-X2)-(F空2-F水1-F水2)(X2-X0)]/(X5-X0),
ΔG2=F水1+F水2-ΔG1;
(6)淡水配平后,通过一级配重按比例分配,将水下航行器配为海水配平,其中:
ΔG3+ΔG4=G差
ΔG3·(X4-X2)=ΔG4(X2-X1)
推得:ΔG3=G差(X2-X1)/(X4-X1)
ΔG4=G差-ΔG3
其中:X5、X4、X3、X2、X1、X0均为基于原点的坐标,
ΔG1--淡水配平尾部铅粒调节量,ΔG2--淡水配平头部铅粒调节量,以水下航行器的端部为坐标原点,X5表示F空1和F水1对应的钩秤的挂载位置坐标,X0表示F空2和F水2对应钩秤挂载位置坐标,X4和X1表示一级配重位置坐标,
ΔG3--海水配平后一级配重调节量,ΔG4--海水配平前一级配重调节量,
G差--水下航行器淡水到海水调节量,
M--水下航行器重量(kg),F--水下航行器浮力(kg),
F空1、F空2--空气中悬挂两钩秤示数,
F水1、F水2--水中悬挂两钩秤示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配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下航行器的配平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水下航行器的悬浮,即水下航行器的重力与自身的浮力相同以及可以悬浮在水中任意深度;第二,水下航行器调平,即水下航行器的重心在自身浮心的正下方,保证水下航行器水面的调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56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