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碟式太阳能储热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5561.1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1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袁曦明;袁一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唐万荣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碟式太阳能储热发电装置,包括自动折叠式聚光盘、聚光束光热转换器、自动聚光装置、传动机构、智能控制器、斯特林发动机或汽轮机、发电机、蓄电池;所述自动折叠式聚光盘与聚光束光热转换器相连接;所述聚束光热转换器与斯特林发动机或汽轮机相连接;所述斯特林发动机或汽轮机与发电机相连接;所述发电机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自动折叠式聚光盘相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分别与自动折叠式聚光盘、传动机构、聚光束光热转换器、自动聚光装置、斯特林发动机或汽轮机、发电机、蓄电池相连接。本发明优化提升碟式太阳能热发电设备的综合性能,可以广泛使用在军用、民用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碟式太阳能储热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储量的日益减少,由于采用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重视和发展可再生、环保能源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而太阳能因其储量的无限性、分布的普遍性、利用的清洁性等特征引起人们广泛重视,成为替代常规能源的重要新能源之一。
太阳能热发电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而太阳能热发电利用的一种重要技术路线是碟式系统,即通过碟式聚光器将太阳能进行汇聚,然后转化为热能,再由热能通过热机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传统的碟式太阳能热发电设备存在体积偏大、重量偏大、装配工作位置较固定而不易于移动的问题。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利用聚光器将太阳光汇聚到焦点上,使放置在焦点处的太阳能集热器能够收集大量的热能,并加热工质,驱动斯特林发动机或汽轮机进行发电;如果汇聚后的聚光束产生的实际光斑与预期的光斑位置产生一定的偏移,汇聚后的光线不能完全照射到集热器的采光孔内,会降低聚光效率,产生光线损失,而且会照射到会照射到集热器的其他元件而致其高温烧坏。太阳能集热器也存在系列热损失问题,如腔体内表面对聚焦光的反射热损失、腔体内表面通过采光口的辐射损失、经腔体采光口的对流热损失及通过腔体壁面的导热损失。如何减少热损失是研制高效集热器的关键。目前,碟式太阳能热发电设备中的光热转换器件主要存在光热转换效率还不够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碟式太阳能储热发电装置,来优化提升碟式太阳能热发电设备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碟式太阳能储热发电装置,包括:自动折叠式聚光盘、聚光束光热转换器、自动聚光装置、传动机构、智能控制器、斯特林发动机或汽轮机、发电机、蓄电池;所述自动折叠式聚光盘与聚光束光热转换器相连接;所述聚光束光热转换器与斯特林发动机或汽轮机相连接;所述斯特林发动机或汽轮机与发电机相连接;所述发电机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自动折叠式聚光盘相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分别与自动折叠式聚光盘、传动机构、聚光束光热转换器、自动聚光装置、斯特林发动机或汽轮机、发电机、蓄电池相连接;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智能控制器、传动机构、自动聚光装置相连接,并提供工作电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动折叠式聚光盘为抛物面形态,包括:可折叠反光材料层、可折叠支撑材料层、可自动折叠系列支撑骨架层、自动聚光装置;所述自动聚光装置包括:光电传感跟踪系统、自动撑开或收起及倾角调节装置;所述可折叠反光材料层在可折叠支撑材料层上面,所述可自动折叠系列支撑骨架层在可折叠支撑材料层下面,共同形成自动折叠式聚光盘整体结构;所述可折叠反光材料层包括:由系列小型扇形聚光反射镜片拼接构成可自动折叠式旋转抛物面光反射聚光结构形态,由聚光反射膜构成可自动折叠式旋转抛物面光反射聚光结构形态;所述光电传感跟踪系统包括:光电传感器、GPS接收器和聚光束瞄准及定位器;在自动折叠式聚光盘边缘装配有光电传感器、GPS接收器;所述可自动折叠系列支撑骨架与自动撑开或收起及倾角调节装置相连接,在智能控制器的指令下,在自动撑开或收起及倾角调节装置带动下,能够自动调节每块小型扇形聚光反射镜片的定位及倾角,来准确聚焦抛物面的聚光中心,或者能够自动调节聚光反射膜的定位来准确聚焦抛物面的聚光中心;能够自动撑开形成抛物面形态,也能够自动收起而便于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5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环保节能污水设备
- 下一篇:用于发电机与齿轮箱的中间联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