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板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3752.4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7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政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板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面板装置具有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多个次像素。多个次像素分别设置于数据线与扫描线的交接处。面板装置显示一由数据线所组成的特定画面,特定画面的一条显示线是由该等次像素所组成,Q个次像素组成一个像素,该显示线具有周期为QxM的亮度分布。该显示线对应的该等次像素具有周期为2N的极性分布,且于一周期中的2N个次像素区分为一包含第1至第N个次像素的第一区及一包含第N+1至第2N个次像素的第二区,第一区的次像素及第二区的次像素的极性分布为彼此相反,QxM与N的最小公倍数为N的奇数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显示面板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降低串音及闪烁的面板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为避免显示面板中液晶分子的特性遭到破坏,使液晶分子的寿命缩短,显示面板的驱动电压必须每隔一定周期作电压极性反转。这种相对于共同电极的正极性(PositivePolarity)和负极性(Negative Polarity)交替的交流电压驱动方法称做反转法(Inversion Method)。不论是正极性或负极性,其电压均是相对于共同电极的电压。因此显示面板中的共同电极的电压不随时间而变化,方可维持画面正常显示。
然而,由于薄膜晶体管的开启/关闭、扫描线及数据线的电位变化会耦合至共同电极,而使共同电极的电压产生偏移,导致串音及闪烁现像的产生。图1是一现有共同电极的电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于正常状况时,共同电极的电压为3伏特(V),正极性的电压为5伏特(V),负极性的电压为1伏特(V)。正极性与共同电极的电压差为2伏特(V),负极性与共同电极的电压差为2伏特(V)。当共同电极的电压产生偏移时,例如共同电极的电压偏移至3.5伏特(V),此时正极性与共同电极的电压差为1.5伏特(V),负极性与共同电极的电压差为2.5伏特(V)。故当以正极性1.5伏特(V)与负极性2.5伏特(V)分别驱动液晶分子时,液晶分子的转动角度不相同,会造成正极性与负极性的像素所呈现的亮度与色度不同。此将在某些特殊画面中,产生串音或闪烁的不良现象。因此会以一系列画面来设立串音或闪烁的规格,这些特殊画面大多为像素纵向或横向亮暗交错的周期性排列。
共同电极与数据线、次像素电极的间必然存有电容。但这些电容的存在不代表共同电极的电位必定会因电容耦合而被扯动。例如当数据线与次像素电极均为直流电位且都不随时间变化时,共同电极的电位则不会被扯动。然而在显示器运作的过程,数据线与次像素电极的电位会不断随时间改变。
在一横排次像素充电过程中,各数据线依驱动方式,会提供正极性或负极性的亮态电位至亮态次像素,同时也提供共同电极的电位至暗态次像素。各数据线在一现行横排的电位与上一横排的电位,有部份数据线的电位变大、有部份数据线的电位变小或不变。次像素电极接受了正极性或负极性的亮态电位,也代表次像素电极的极性由负转正电位变大或由正转负电位变小,而暗态次像素则电位不变。电位变大的数据线的数目或次像素电极数目与其电位时变率与其跟共电极之间的电容值会形成一正向耦合电流,电位变小的数据线的数目或次像素电极数目与其电位时变率与其跟共电极之间的电容值会形成一负向耦合电流。若正向耦合电流无法与负向耦合电流互相抵销,就会导致共同电极的电位被往正或负扯动,而导致串音及闪烁的现象。例如图1中,当不正常时,共同电极的电位由3伏特(V)被扯动至3.5伏特(V),会造成正极性与负极性的次像素所呈现的亮度与色度不同。故现有面板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面板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考虑各特殊画面的显示像素的亮暗排列周期性与驱动方式数据线极性排列的周期性所做的驱动方法及面板装置,可有效抵销正负耦合电流,令画面显示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37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