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平面立体消失模雕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2963.6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3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冀延军;孙广龙;颜秉瑶;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冀延军 |
主分类号: | B26D9/00 | 分类号: | B26D9/00;B26D7/18;B26D7/20;B26D5/00;B26D7/02;B26D7/26;B26D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平面 立体 消失 雕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模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数控平面立体消失模(泡沫)雕刻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铸造(泡沫板)模具加工工艺都是人工制作功能比较单一,只能是身传实教,属于模型制作行业。以前都采用木材,制做起来费时费工成本高,需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产品无标准。且利用此系统可进行平面和立体的铸造模(泡沫板)模具工件的加工。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小劳动强度;学会一样产品的制做;无需花费很长的时间。生产的产品可达到标准化。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特别是一次性的作品大多都采用泡沫材料制作。成本低、重量轻、制做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平面立体消失模(泡沫)雕刻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平面立体消失模雕刻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吸尘器、支撑平台、单臂移动侧板、单臂移动横梁、工具更换旋转电机、加工工具转盘、加工工具、移动吸尘机构、工件旋转机构,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该数控平面立体消失模雕刻系统运行,其由控制计算机和设备运动控制卡组成,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两个工件旋转机构,支撑平台左侧面安装有单臂移动侧板,单臂移动侧板上部与单臂移动横梁连接,单臂移动侧板上部设有单臂上下移动电机,单臂移动横梁设有加工工具及两个移动吸尘机构,加工工具安装在加工工具转盘上,加工工具一侧设有吸尘口,加工工具转盘上部设置工具更换旋转电机,吸尘器依次连接吸尘软管、汇合吸尘管,汇合吸尘管安装在汇合吸尘管支架上,汇合吸尘管支架安装在单臂移动侧板上,汇合吸尘管通过吸尘分支管与移动吸尘机构连接。
优选的,工件旋转机构由工件旋转电机、工件移位架、工件移位手柄、工件移位齿条、工件旋转平台组成,工件旋转电机安装在工件移位架上,并通过工件移位手柄、工件移位齿条移动,工件旋转电机与工件旋转平台连接,带动工件旋转平台旋转。
优选的,单臂移动侧板通过安装有Y轴前后移动电机,单臂移动侧板通过支撑平台左侧面设置的Y轴前后移动上方滑轨、Y轴前后移动中方滑轨、Y轴前后移动下方滑轨安装在支撑平台上,单臂移动侧板通过Y轴前后移动电机、Y轴前后移动齿条带动前后移动。
优选的,单臂移动侧板上还设有单臂上下移动滑块、单臂上下移动丝杆、单臂上下移动丝母、单臂上下移动滑轨,单臂移动侧板通过单臂上下移动电机、单臂上下移动滑块、单臂上下移动丝母、单臂上下移动丝杆、单臂上下移动滑轨带动上下移动。
优选的,单臂移动横梁上下分别设置有X轴左右移动滑轨,移动吸尘机构包括X轴左右移动电机、X轴滑块、X轴左右移动齿条、机头旋转电机、主轴电机、夹具,所述X轴左右移动电机通过X轴滑块、X轴左右移动齿条安装在单臂移动横梁上,主轴电机上部设有机头旋转电机,主轴电机与夹具连接。
优选的,加工工具包括直杆平头式、直杆螺旋球头式、直杆球形针刺磨头式,所述直杆平头式由平头夹柄、平头切具主体、立切刀刃组成,所述直杆螺旋球头式由螺旋球头夹柄、球头螺旋刀主体、球头螺旋刀刃组成,所述直杆球形针刺磨头式由针刺磨头夹柄、针刺磨头主体、针刺磨头组成。
优选的,主轴电机连接有变频器,单臂移动侧板上设有滑块自动润滑油泵,滑块自动润滑油泵通过时间控制器连接到稳压电源,吸尘器的吸尘电机通过吸尘控制器连接到稳压电源,稳压电源通过保护开关连接到外部电源,
优选的,控制计算机分别与设备运动控制卡、显示器、编程操作盘连接。
优选的,在其中一个移动吸尘机构设有吸尘阀门气缸,吸尘分支管设有吸尘阀门。
优选的,机头旋转电机带动主轴电机向左或向右旋转9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集铸造模具雕刻、切割、制孔、吸尘为一体,一机多用,占地面积小,实现多功能化的加工设备,平面、立体一体化机,适用于铸造模具行业及其他行业用,投资成本少,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加工工具图(其中a为直杆平头式、b为直杆螺旋球头式、c为直杆球形针刺磨头式);
图4为本发明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冀延军,未经冀延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2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