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密封浮动型静止式补偿环直接保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2575.8 | 申请日: | 201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2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军;孙伟;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军 |
主分类号: | F16J15/34 | 分类号: | F16J15/3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谢一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密封 浮动 静止 补偿 直接 保温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械密封浮动型静止式补偿环直接保温结构,包括静组件、浮动型静止环、弹性部件和辅助密封,所述弹性部件支撑在静组件和浮动型静止环之间,辅助密封位于静组件和浮动型静止环的接触界面上,还包括开设在静组件上的环流腔,环流腔的开口位于静组件与浮动型静止环的接触界面上,环流腔设置有流体进出口,流体进出口位于静组件外表面,辅助密封有两个。本发明通过加热(或冷却)流体与浮动型静止环背部或外周大面积的直接接触,达到良好的保温(或冷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密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密封浮动型静止式补偿环直接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对机械密封的静环的保温结构,主要为急冷,静环外周冷却结构,夹套结构,其中急冷的保温(或冷却)效果最好,但急冷流体部分会泄漏到大气中,且可能被泄漏介质污染,使用中通常都是直接排放。静环外周冷却结构及夹套结构的冷却效果不如急冷,静环外周冷却的保温(或冷却)效果则优于夹套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机械密封浮动型静止式补偿环直接保温结构,通过加热(或冷却)流体与浮动型静止环背部或外周大面积的直接接触,达到良好的保温(或冷却)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的机械密封浮动型静止式补偿环直接保温结构,包括静组件、浮动型静止环、弹性部件和辅助密封,所述弹性部件支撑在静组件和浮动型静止环之间,所述辅助密封位于静组件和浮动型静止环的接触界面上,还包括开设在静组件上的环流腔,所述环流腔的开口位于静组件与浮动型静止环的接触界面上,环流腔设置有流体进出口,所述流体进出口位于静组件外表面,所述辅助密封有两个。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接触界面为一个平面,两个辅助密封分别位于保温流体通道的两侧。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接触界面为两个平面,分别为浮动型静止环的两个端面,所述环流腔的开口位于其中一个端面上,两个辅助密封分别位于两个端面上。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环流腔的开口覆盖弹性部件。
本发明通过加热(或冷却)流体与浮动型静止环背部或外周大面积的直接接触,达到良好的保温(或冷却)的目的;本发明还可以避免加热(或冷却)流体的泄漏、提高机械密封端面润滑性、液膜连续程度,减小磨损,延长密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静组件、2-浮动型静止环、3-弹性部件、4-辅助密封、5-环流腔、6-流体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静组件1、浮动型静止环2、弹性部件3和辅助密封4,弹性部件3支撑在静组件1和浮动型静止环2之间,辅助密封4位于静组件1和浮动型静止环2的接触界面上,还包括开设在静组件1上的环流腔5,环流腔5的开口位于静组件1与浮动型静止环2的接触界面上,接触界面为一个平面,环流腔5设置有流体进出口6,流体进出口6位于静组件1外表面,辅助密封4有两个,两个辅助密封4分别位于环流腔5的两侧。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军,未经曾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2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