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2459.6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8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献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市蓝洋之草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17/04;A61K35/5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治疗 皮肤 瘙痒 中药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人临沂草之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发明名称为: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510653282X,申请日为:2015年10月12日)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瘙痒症是大多数皮肤病和某些全身系统疾病的一种症状,也是皮肤病中最痛苦的症状之一。由于皮肤瘙痒症病因复杂,奇痒难忍,迁延难愈,因此致使患者痛苦难忍。若连续强烈地搔抓,可致患处抓痕累累,血迹成片,渗液结痂,日久患处皮肤粗糙肥厚,色素沉着。若继发感染,还可引起疖疮,糜烂溃疡等,卧床患者还可能增加压疮的危险,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治疗和护理的负担。多种病因可引起皮肤瘙痒症,如神经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手足癣、疥疮、结节性痒疹以及夏季皮炎等,另外还有真菌、螨虫、自身细胞代谢产物等都能引起瘙痒。
目前,常用的外用止痒药有皮炎平软膏、花露水、苯甲醇、薄荷脑等,这些药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脑和樟脑,其止痒作用主要是通过涂在皮肤上使人产生凉爽感觉麻痹大脑皮层来实现的,但是这些药对真菌、螨虫、自身细胞代谢产物等引起的瘙痒却作用不大。
中医上,目前公开的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发明专利有很多,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310647498.6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但该发明的中药组方所用到的部分药材成本较高,适用性不广,且对皮肤瘙痒疗效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的方法,该方法制得的中药搽剂适用性广、见效快、疗程短、方便使用而且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艾叶、鸡血藤、黄芪、蒲公英、松木皮、花椒、马齿苋、地肤子、浮萍、白芷、桑叶、蛇蜕和薄荷。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16-26份、鸡血藤10-20份、黄芪8-12份、蒲公英5-15份、松木皮18-26份、花椒10-18份、马齿苋6-16份、地肤子14-19份、浮萍8-14份、白芷6-12份、桑叶9-13份、蛇蜕5-10份和薄荷6-12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16份、鸡血藤10份、黄芪8份、蒲公英5份、松木皮18份、花椒10份、马齿苋6份、地肤子14份、浮萍8份、白芷6份、桑叶9份、蛇蜕5份和薄荷6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6份、鸡血藤20份、黄芪12份、蒲公英15份、松木皮26份、花椒18份、马齿苋16份、地肤子19份、浮萍14份、白芷12份、桑叶13份、蛇蜕10份和薄荷12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0份、鸡血藤15份、黄芪10份、蒲公英12份、松木皮20份、花椒14份、马齿苋10份、地肤子15份、浮萍10份、白芷8份、桑叶10份、蛇蜕8份和薄荷8份。
本发明一种制备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搽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重量份鸡血藤10-20份,洗去杂质,干燥后粉碎,过100-200目筛,加入鸡血藤粗粉总重量8-10倍浓度为75-95%的乙醇,在50-60℃下浸提2-4小时,然后在70-80℃回流提取1-2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得鸡血藤提取物;
(2)称取重量份艾叶16-26份、黄芪8-12份、蒲公英5-15份、松木皮18-26份、花椒10-18份、马齿苋6-16份、地肤子14-19份、浮萍8-14份、白芷6-12份、桑叶9-13份、蛇蜕5-10份和薄荷6-12份粉碎混合,加入上述粗粉总量2-4倍浓度为75-9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4次,每次加热回流的时间为2-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静置,取上层清夜,减压浓缩成在65℃下相对密度为1.13-1.20稠膏;
(3)将步骤(1)得到的鸡血藤提取物与步骤(2)得到的稠膏混合,干燥,粉碎,即得。
本发明中药组方所用中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艾叶: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散寒止痛,温经止血。
鸡血藤:本品为豆科崖豆藤属的植物,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活血舒筋,养血调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市蓝洋之草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市蓝洋之草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2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少阴病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 下一篇:高强度树脂复合管配套使用的套装法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