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蓝藻制备复合植物油脱胶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2006.3 | 申请日: | 201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毅忠;薛培龙;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毅忠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C11B3/02;A23D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蓝藻 制备 复合 植物油 脱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蓝藻制备复合植物油脱胶剂的制备方法,属于脱胶剂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所有食用植物油的生产都是要通过毛油脱胶、脱杂、脱酸、脱溶、干燥、脱色、脱臭及冬化脱蜡等精炼工序加工而来的,由于毛油种类及成品油等级要求的不同,加工过程的工序工艺可能略有不同,然而无论毛油的种类指标及成品油等级要求有何不同,其中脱胶工段在各个工艺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脱胶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精炼效率和产品质量,若脱胶不完全,则会加重脱色负担,影响油脂质量和精炼经济效益。植物油磷脂可分为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水化磷脂具有亲水性,可通过水化方法脱除,而非水化磷脂具有明显的疏水性,在水化脱胶中较难与水结合,其存在会给油脂精炼带来很多麻烦。
当前行业内存在的脱胶工艺包括水脱胶,特殊脱胶。其中,水脱胶的缺陷在于无法脱除非水化磷脂;特殊脱胶的缺陷在于磷脂脱除不彻底,含磷量大于20ppm。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特殊脱胶工艺磷脂脱除不彻底,含磷量大于20ppm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首先对蓝藻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蓝藻毒素,再利用蓝藻本身对磷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及本身的纤维性作为载体,通过将其与营养物进行混合,对池塘底部淤泥内的微生物进行诱导培养,使其负载具有降解磷脂的酶,同时通过微生物对蓝藻的改性扩大其内部结构,稳固对酶的负载,再通过海藻酸钠对其进行包裹,最后过滤,并将过滤物风干,即可得到复合植物油脱胶剂的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植物油脱胶剂磷脂脱除彻底,所得脱胶植物油含磷量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1)按固液比1:3,将蓝藻和质量分数为1%氯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并置于超声振荡器中,在23~25KHz下振荡1~2h,再向混合物加入蓝藻质量8~10%的活性碳纤维,以180r/min搅拌30~40min后,静置20~25min,收集水面漂浮的蓝藻,得处理蓝藻,备用;
(2)按重量份数计,取60~70份含水量为40%的池塘底部淤泥、25~30份卵磷脂、10~15份蛋白胨、8~12份琼脂及4~6份天冬酰胺,搅拌均匀,并放入容器内,使用氮气将容器内的气体排出,以100r/min进行搅拌,保持容器内的温度为28~32℃,每7~9h向容器内加入原份数卵磷脂质量6~9%的卵磷脂,在添加4~6次后,保持温度4~5h;
(3)在上述保温结束后,收集容器内混合物表面菌丝,按重量份数计,取45~50份步骤(1)所得的处理蓝藻、10~15份蛋白胨及8~12份琼脂,搅拌均匀,得负载培养基,按接种量12~15%,将所收集的菌丝接种至负载培养基,随后将负载培养基移至密闭容器内,设定温度为28~32℃,保温12~14h;
(4)在上述保温结束后,以150r/min进行搅拌,向容器内加入负载培养基质量1~2倍的蒸馏水,继续搅拌10~15min后静置30~40min,收集漂浮于水面的蓝藻,得负载酶蓝藻,将所得的负载酶蓝藻与质量分数为1%海藻酸钠溶液按固液比1:3,以120r/min搅拌混合3~5h,随后进行减压过滤,使用蒸馏水冲洗过滤物3~5次,将冲洗后的过滤物进行风干,即可得到复合植物油脱胶剂。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将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植物油脱胶剂与菜籽毛油按固液比1000:1进行搅拌混合直至均匀后,对其加热,控制温度55~65℃,时间为1~2h,待加热完成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备得脱胶菜籽油,经检测,含磷量低于15ppm,脱胶油FFA含量为0.8~1.5%。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植物脱胶剂磷脂脱除彻底,含磷量低于15ppm;
(2)同时复合植物油脱胶剂在使用后,出油成品率提高;
(3)本发明制备步骤简单,所需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毅忠,未经陈毅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2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高浓度茉莉花茶香精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健茶油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