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防风、防雨、防日光暴晒于一体的室外植物培养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1416.6 | 申请日: | 201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7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光;代政;孙红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风 防雨 日光 暴晒 一体 室外 植物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外植物培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防风、防雨、防日光暴晒的室外植物培养架,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培养架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物等领域,尤其是生物实验室用于植物的育苗、培养和试验等工作,常需要在植物培养架中进行。由于普通的植物培养架不具备防风、防雨和防暴晒功能,因此,通常只能应用于室内环境。为了弥补室内光照的不足,多数培养架还需要安装日光灯进行补光。这样,不仅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日光灯的光谱和光强,对于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均远不如日光直接照射。如果通过建造日光温室或大棚来解决上述问题,则需要较大的空间和较高的成本。在多数生物实验室仅拥有较小空间和较低预算的背景下,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应用于室外的,具有防风、防雨、防日晒功能的植物培养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使用简便、成本低廉,能够应用于室外植物培育和试验的室外植物培养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解决方案实现的:
一种集防风、防雨、防暴晒于一体的室外植物培养架,包括带顶框架,框架每层之间留出有机玻璃挡板槽,在框架顶部安装有机玻璃,框架四周安装有机玻璃挡板,所述顶部有机玻璃内侧安装遮阳网卷轴;所述有机玻璃挡板可以绕上沿转动并插入所述有机玻璃挡板槽;所述框架每层四周安装遮阳网。
所述的框架由角钢焊接而成。
所述的遮阳网卷轴可以通过拉绳控制,拉绳末端固定挂钩,可以固定在所述框架的底端。
所述的框架顶部两侧长于所述框架。
所述的有机玻璃挡板可以绕上沿转动,到水平位置后可以插入所述有机玻璃挡板槽中,玻璃挡板下沿安装永磁体贴条,可以吸附在所述的框架上。
所述的遮阳网装在所述框架内侧四周,可以沿竖直方向拉动,拉下后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所述的有机玻璃挡板的厚度小于所述有机玻璃挡板槽厚度的四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的顶部有机玻璃和四周玻璃挡板可以防止风和降水对植物培养的影响。
(2)所述的遮阳网可以防止夏天日光暴晒对植物造成伤害。
(3)所述的框架顶部的两侧比所述的框架下部长,在保证气体流通的同时,可以防止降雨在风的作用下落到培养架内。
(4)所述的培养架可以满足在室外进行植物培养,无需使用日光灯,节约了电能,而且日光照射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5)所述的培养架除框架外全部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日光的遮挡,提高了采光效率。
(6)所述培养架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可以延长植物培养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带顶框架,2-有机玻璃,3-遮阳网卷轴,4-拉绳,41-滑轮,5-挂钩,6-有机玻璃挡板,7-永磁体贴条,8-有机玻璃挡板槽,9-遮阳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集防风、防雨、防暴晒于一体的室外植物培养架,包括带顶框架1,框架1顶部安装有机玻璃2。有机玻璃2两面内侧均安装有遮阳网卷轴3,遮阳网卷轴3上连接一根拉绳4,拉绳4通过固定在有机玻璃2上的滑轮41转变为竖直状态,方便操作。拉绳4的末端固定着挂钩5,当拉绳拉下时,可以将挂钩5挂在框架1底端,起到固定遮阳网的作用。框架1四周安装有机玻璃挡板6,可以绕上沿转动,当向上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平推可以插入有机玻璃挡板槽8中,便于在无风无雨时,收起有机玻璃挡板以增加日光的照射。所述有机玻璃挡板6的厚度应小于所述有机玻璃挡板槽8的四分之一,保证有机玻璃挡板可以全部插入。有机玻璃挡板6的下沿固定着永磁体贴条7,当挡板放下时,永磁体贴条7可以吸附在框架1上,防止大风将有机玻璃挡板6吹动而造成防风失效或有机玻璃损坏。框架1的四周内侧安装着遮阳网9,在夏季日光很强的时候,将遮阳网9拉下,防止日光暴晒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所述遮阳网9拉下时,可以固定在框架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1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滨带植物景观的生态性配置方法
- 下一篇:种养一体化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