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压螺母断续圆弧油腔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1062.5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5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路长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11469 | 代理人: | 赵文成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压 螺母 断续 圆弧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压螺母断续圆弧油腔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静压螺母副包括相配合的丝杠和螺母,是利用螺纹传动原理将回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螺母内螺纹齿面上设有油腔,油腔通过油孔与供油系统相连;用压力将润滑油送入油腔,在丝杠和螺母的齿面之间形成静压油膜,将相对运动的两金属表面完全隔开,既可承受外载荷,又减小了磨损。
静压螺母的承载是靠加工在螺母内螺纹齿面上的高压油腔实现的。常用结构有连续油腔和断续油腔两种。连续油腔可采用镗削方法加工,这种油腔不能承受倾覆力矩。断续油腔可以承受颠覆力矩,所以在重要场合广泛应用。现有的断续油腔的加工方法有三种:(1)是将螺母沿轴向切开,加工油腔后再合上,这种方法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影响螺纹的传动精度。(2)是制造与油腔形状相同的电极,采用放电加工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而且成本很高。(3)是在螺母上钻孔,这样在螺纹面上形成椭圆小孔,采用多个椭圆小孔,替代油腔(如图1所示)。这种方法只能模拟断续油腔的性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能简化工艺、降低加工成本,又能保证螺纹传动精度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简化工艺、降低加工成本,又能保证螺纹传动精度的静压螺母断续圆弧油腔的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两种技术方案如下:
技术方案一:
一种静压螺母断续圆弧油腔的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1:在静压螺母外圆相对位置上钻第一孔和第二孔;
步骤2:在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中穿切割线;
步骤3:依次切出所述静压螺母上的断续圆弧油腔一侧的轮廓线和宽度、以及另一侧的轮廓线和宽度;
步骤4:将所述切割线退出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断续圆弧油腔加工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通过测量和计算,在所述静压螺母的端部找准第一螺纹槽的母线与中径的第一交点,及所述第一螺纹槽沿螺旋线旋转180°后,对面第二螺纹槽的母线与中径的第二交点;
步骤12:沿所述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相连的直线钻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所述静压螺母转动,所述切割线沿所述静压螺母的螺旋线平动轴向进给,切出所述断续圆弧油腔一侧的轮廓线;
步骤32:所述静压螺母转过所要求的包角后停止转动,仅所述切割线轴向进给,切出所述断续圆弧油腔一侧的宽度;
步骤33:所述静压螺母反向转动,所述切割线沿所述螺旋线反向进给,回到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的位置,切出所述断续圆弧油腔的另一侧轮廓线;
步骤34:所述静压螺母转过所述包角后停止转动,仅所述切割线反向轴向进给,切出所述断续圆弧油腔另一侧的宽度。
技术方案二:
一种静压螺母断续圆弧油腔的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1:在静压螺母外圆上钻第一孔;
步骤2:切割线穿过所述第一孔,并借助于转向装置从所述静压螺母的内螺纹孔中引出;
步骤3:依次切出所述静压螺母上的断续圆弧油腔一侧的轮廓线和宽度、以及另一侧的轮廓线和宽度;
步骤4:将所述切割线退出所述第一孔和内螺纹孔,断续圆弧油腔加工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所述静压螺母转动,所述切割线沿所述静压螺母的螺旋线平动轴向进给,切出所述断续圆弧油腔一侧的轮廓线;
步骤32:所述静压螺母转过所要求的包角后停止转动,仅所述切割线轴向进给,切出所述断续圆弧油腔一侧的宽度;
步骤33:所述静压螺母反向转动,所述切割线沿所述螺旋线反向进给,回到所述第一孔位置,切出所述断续圆弧油腔的另一侧轮廓线;
步骤34:所述静压螺母转过所述包角后停止转动,仅所述切割线反向轴向进给,切出所述断续圆弧油腔另一侧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经过所述静压螺母螺纹槽的母线与中径的交点。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装置为滚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静压螺母断续圆弧油腔的加工方法,在静压螺母外圆上钻孔,通过线切割方法加工出断续圆弧油腔,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加工成本,并能保证螺纹的传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静压螺母上采用椭圆小孔替代断续油腔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1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智能信息终端
- 下一篇:连接结构及平板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