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换气联合生产氨与纯碱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0798.0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7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皓;宁平;曲思霖;刘定万;王巍;王娟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皓 |
主分类号: | C01B32/50 | 分类号: | C01B32/50;C01C1/04;C01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气 联合 生产 纯碱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与环保领域,是一种有效利用生产废气降低生产能耗与降低原料消耗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对于变换气脱碳用于生产联碱的方法,一般采用液相脱碳技术,是因为液相脱碳技术氮气损失小,获得的解析气二氧化碳浓度高达96%~99%,但是液相脱碳技术能耗高,而且通常环境友好程度不如变压吸附技术。对于变换气脱碳用于生产联碱的技术,采用两段法脱碳,可以在第一段获得96%~99%浓度二氧化碳解吸气,直接用于联合碳化与液相脱碳法相比完全相同。但是二氧化碳的回收率不如液相脱碳法。因为变压吸附第二段净化气达到0.2%以下,解吸气二氧化碳浓度一般都在55%左右,而且富含氢气与一氧化碳,不能用于联合碳化,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二段解吸气中氮气损失很大,要在造气过程补充比液相法脱碳更多的氮气,影响了压缩机出功率。一段法变换气变压吸附脱碳装置解吸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90~95%,二氧化碳几乎全部利用来做联合碳化,净化气二氧化碳浓度可以达到0.2%以下,但是氮气损失很大,需要在造气过程补充比液相法脱碳更多的氮气,影响了压缩机出功率。
2、重碱煅烧炉的引风过程一般为负压抽出,会直接将空气引入煅烧尾气。使原本二氧化碳分解气99%以上的气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60~80%,含有氧气与氮气。
3、联碱碳化塔采用脱碳气解吸气或解析气96%以上二氧化碳浓度与煅烧气60~80%二氧化碳浓度混合,混合气压缩到0.35~0.4MPa下,进入碳化塔,碳化塔出口尾气0.3MPa二氧化碳浓度28%左右,这个气体含有氧气与氮气,无法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一种利用变换气生产合成氨与联碱的工艺,采用一段变压吸附法分离二氧化碳,其特征在于,把变换气变压吸附1分离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控制在90%~95%称为富二氧化碳气一,同时获得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2%的氨合成气用于生产合成氨,富二氧化碳气一中的氢气与一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5%以下其余为氮气,富二氧化碳气一出变压吸附1的压力控制在0.01MPa,这样设立的变压吸附避免了两段法二氧化碳收率不高,同时55%浓度的解吸气不能利用大尴尬局面。投资也大大低于两段法变压吸附。而且操作比两段法简便,投资也更低。本发明的方法,氮气不在造气过程中补充,也不需要使用外能补充纯氮,而是利用碳化塔出口气补充氮气,大大节约了压缩功,而且保证了煤气压缩机的出力率。如果不设立本发明的富二氧化碳气二通入重碱煅烧炉正压保护,或不回收利用碳化塔尾气,一段法脱碳损失大于两段法的有效气损失,将更为不合理。
富二氧化碳气二通入重碱煅烧炉正压保护煅烧引风过程,使引风过程不会吸入空气,从而克服了煅烧炉尾气含氧气不便利用的问题。富二氧化碳气二与重碱分解气混合,从煅烧炉引出,与富二氧化碳气一混合称为混合气,压缩到0.35~0.4MPa,进入联合碳化塔生产联碱,混合气在联碱碳化过程中二氧化碳被大部分吸收,排放的尾气大约在0.3MPa,尾气主要气体成分为二氧化碳28%,还有大量氮气、少量氢气与一氧化碳。
碳化尾气有0.3MPa压力,二氧化碳浓度28%,采用变压吸附2把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分离提浓到90%以上而且不含氢气与一氧化碳,这个技术是常规技术。如果把二氧化碳净化到0.2%,解吸气二氧化碳浓度会只有50%左右,循环压缩到0.3MPa,消耗的能量会比较大,而且氢氮气回收率不够高,而把二氧化碳净化浓度提高到5%左右,解吸气二氧化碳浓度可以达到90~95%,称为富二氧化碳气二,同时获得0.28MPa、二氧化碳浓度低于5%的贫二氧化碳尾气。
5%浓度的贫二氧化碳尾气直接均压回变压吸附1装置会破坏吸附过程,因此继续使用变压吸附3分离,获得0.25MPa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2%的氮氢一氧化碳气称为回收气,把回收气均压送入变换气分离二氧化碳变压吸附1装置的某一个对应的均压步骤,这样就回收了变压吸附1装置损失的大部分氮气,从而避免了造气阶段补充氮气或则另外补充纯氮的过程。本发明合理利用了碳化塔出口排空气体的0.3MPa能量分离回收氮气,避免了能量浪费。
损失的变压吸附3仍然有一部分0.01MPa的二氧化碳浓度25%左右的气体排入大气,该气体仍然可以压缩回收氮气与二氧化碳,但是需要压缩,不如直接排空比较合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皓,未经杨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07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