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明型自粘性表面保护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0577.3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6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潘健;陈付兵;高淼;曹斐;叶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8;B32B7/10;B29D7/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0 | 代理人: | 叶绿林,杨大庆 |
地址: | 2459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粘性 表面 保护膜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粘性保护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透明型自粘性表面保护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保护膜产品主要集中在传统保护膜市场,且多为上胶型保护膜,用于平面显示器和高科技电子业上的自粘性保护膜国内目前还没有产业化生产,仍然依赖于从日本、韩国进口。由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生产国,对自粘保护膜的需求量大,仅其中最高端的扩散膜、棱镜膜用的自粘保护膜每年需求量约为6万吨,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其年增长率为14%以上,因此,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国内除了PE型保护膜、涂胶型保护膜有一些公司生产外,自粘型流延PP保护膜鲜有公司研发生产。以CPP为基材的PP型无胶保护膜在各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电子类产品、家电、建材、装饰材料等,在半成品和成品装配和物流运输过程中,都要使用到保护膜。特别是光学薄膜的保护、高端金属板材的保护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市场上的自粘性保护膜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缺陷:膜面晶点数量多;保护膜撕下后容易有残胶或留影。
塑料加工中最大的障碍是晶点,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晶点的消除。特别是多层共挤技术薄膜的加工过程中,解决晶点问题变的尤为突出。晶点的成因复杂,晶点的消除更为困难。共挤薄膜加工过程中,不同的材料,不同加工特性的树脂必须在同一个摸头内、相同的加工条件下成型。原则上有必须遵循低温服从高温这种违背塑料成型加工特性和原理的加工条件处理和成型薄膜,因此产生晶点是多层共挤薄膜最常见也是最难消除的问题。同时,对于透明度要求高的保护膜来说,其晶点的多少,同样影响保护膜的透明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透明型自粘性表面保护膜及其制造方法,解决现有自粘性保护膜晶点多,透明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透明型自粘性表面保护膜,包括自粘层、中间层和防粘层,所所述自粘层包括超低密度聚乙烯和软质聚丙烯;所述中间层由高透明共聚聚丙烯构成,所述防粘层由无规乙丙共聚物构成。
优选的,所述自粘层中超低密度聚乙烯和软质聚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80/20~90/10。
优选的,所述自粘层的厚度为总厚度的5~30%,中间层的厚度为总厚度的40~90%,防粘层的厚度为总厚度的5~30%。
超低密度聚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2~6g/10min,密度为860~910kg/m3,超低密度聚乙烯可以选用但不限于日本三井化学生产的型号为SP0540的超低密度聚乙烯,软质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4~8g/10min,密度为880~910kg/m3,软质聚丙烯可以选用但不限于北欧化工生产的型号为SPP RFG4VM的软质聚丙烯,高透明共聚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为6~10g/10min,密度为880~900kg/m3,高透明共聚聚丙烯可以选用但不限于日本聚丙烯公司生产的型号未WFW4的共聚聚丙烯;所述无规乙丙共聚物熔体流动速率为6~10g/10min,密度为880~900kg/m3,无规乙丙共聚物可以选用但不限于博禄公司生产的型号为RD208CF的无规乙丙共聚物。
利用上述配料制造高透明型自粘性表面保护膜的方法,采用三层共挤流延技术,依次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制得。首先将原料分别输送至除尘、除静电装置中进行除尘、除静电,将原料中可能存在的粉末状杂质清除,避免粉末在挤出机中长时间受热降解导致的晶点。所述除尘、除静电装置为美国PELLETRON公司的原料除尘装置。经除尘、除静电装置出来的原料再通过自动称重系统,通过自动称重计量对每台挤出机的挤出量进行自动控制,保证每个功能层的厚度均匀性一致。经称重计量后的原料输送至加热挤出机内进行熔化挤出,加热挤出机采用带有十字交叉孔均化段的螺杆挤出机,确保原料在挤出过程中塑化均匀,避免因降解而产生晶点。熔融树脂从挤出机挤出后再经过日本NAGASE专利设计的碟片式高效过滤器,对熔体进行过滤,其过滤精度达到30um,能够过滤掉人肉眼可见的杂质,保证薄膜膜面晶点数量控制在标准以内。三台挤出机挤出的熔体通过集料块集合为一个具有三个不同功能层的熔膜,熔膜经冷却辊冷却定型为薄膜。
经该方法制得的薄膜晶点数量少,性能更稳定。下表为本方法制得的薄膜晶点数量大小控制图。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本方法制得的薄膜晶点数量远远少于国际平均水平。同时,由该原料及方法制得的薄膜,经实现测得其粘性为5~7g/25mm,雾度≤5%,强度为35/25MPa,能够耐60℃以下的温度。其主要适用于透明光学片材、高光泽漆面等产品表面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0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精磨纤维素材料的精磨机设备以及方法
- 下一篇:缝制物移动装置以及其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