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V2X网络中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9436.4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7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欣;姜春霞;李维娜;吕征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1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2x 网络 资源 分配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V2X网络中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终端,终端向基站上报业务周期属性信息,以使基站根据所述业务周期属性信息,采用半持续调度的方式为所述终端分配资源;其中,所述终端通过利用传输特征报告或扩展副链路缓存状态报告的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来携带所述业务周期属性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V2X网络中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终端,终端通过利用传输特征报告的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来携带业务周期属性信息,使得基站可以获取UE的业务是否具有周期性和相应的周期间隔,这样基站根据UE上报的周期间隔可以采用半持续调度的方式来为UE分配PC5口上的资源,大大地节省了控制信道的开销,也间接地减少了周期性业务的传输时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V2X网络中资源的分配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V2X(Vehicle to X)即车与外界的信息交换,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V2X在3GPP RAN#68会议上被批准立项,主要研究基于3GPP通信协议的车辆数据传输方案。V2X通信包括V2V通信(车与车通信)、V2I通信(车与路侧基础设施通信)以及V2P通信(车与行人通信)。V2X的应用将改善驾驶安全性、减少拥堵和车辆能耗、提高交通效率和车载娱乐信息等。
V2X的基本消息类型分为协同感知消息(Cooperative Awareness Message,CAM消息)和分散环境通知信息(Decentralized Environmental Notification Message,DENM消息)。CAM消息用于向位于单跳通信范围内的邻居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System,简称ITS)终端提供本ITS终端的位置、速度、加速度、方向等车辆的基本状态信息,适用于前方车辆告警、摩托车接近指示等场景。所有车辆直接通信节点启动后,CAM消息大体上会按照一定的周期向外发送。DENM消息用于通知特定事件的发生,当定义的特定事件发生时,触发对应的DENM消息,在事件取消前,对应的DENM消息将周期性向外发送,适用于紧急电子刹车灯告警、逆向超车提示等场景。
目前现有3GPP协议中对于副链路(Sidelink)通信可实现基站(eNode B)通过辅链路缓存状态报告(Side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Sidelink BSR)获知终端(UE)在PC5口上待发送业务的缓存量,但无法得到业务的周期属性。V2X是基于D2D技术进行研究的。V2X业务中大部分业务具有周期性广播或事件触发有限时间内周期性广播的特征。而目前3GPP协议UE上报周期性业务的周期间隔信息,因而基站无法根据UE的业务周期属性来采用合适调度方式来为UE分配资源,所以存在许多不必要的控制资源的开销。因此在对基于3GPP通信协议的车辆数据传输方案的研究中,如何使eNode B采用更为适合的调度方式为UE分配资源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基站采用更为适合的调度方式为终端分配资源。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V2X网络中资源的分配方法,包括:
终端向基站上报业务周期属性信息,以使基站根据所述业务周期属性信息,采用半持续调度的方式为所述终端分配资源;
其中,所述终端通过利用传输特征报告或扩展副链路缓存状态报告的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来携带所述业务周期属性信息。
优选的,所述利用传输特征报告的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携带所述业务周期属性信息具体通过:
利用在媒体接入控制层新增的传输特征报告的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来携带所述业务周期属性信息;所述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单元的格式包括每条与目标标识索引域和逻辑信道组相关联的业务的传输特征,所述传输特征包含周期间隔域、目标标识索引域和业务缓存量对应的逻辑信道组标识域,以携带所述业务周期属性信息。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94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鳍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双载子结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