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法制备D-塔格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9412.9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4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02 | 分类号: | C12P19/02;C12N15/70;C12N15/5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苏向银;熊剑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制 塔格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法制备D‑塔格糖的方法,包括1)单独构建含有半乳糖醇脱氢酶基因的工程菌以及含有NADH氧化酶基因的工程菌或者构建含有半乳糖醇脱氢酶基因与NADH氧化酶基因共表达的工程菌;2)将构建的工程菌进行发酵获得含有半乳糖醇脱氢酶、NADH氧化酶的整细胞;3)以含有半乳糖醇脱氢酶、NADH氧化酶的整细胞或半乳糖醇脱氢酶、NADH氧化酶的游离酶为催化剂,在弱碱性条件下,NAD+作为氢受体,催化半乳糖醇制备D‑塔格糖。本发明与传统依赖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生产方法相比,其对底物的转化率高(>99.0%)、产物分离容易,并且本发明的方法中所使用的辅酶循环系统辅产物为水,对主产物分离纯化无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半乳糖醇脱氢酶与NADH氧化酶双酶耦合的D-塔格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D-塔格糖(D-tagatose)为六碳糖,半乳糖的酮糖形式,果糖的差向异构体,其甜度为蔗糖的92,但热量仅为蔗糖的38%。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普遍化,将D-塔格糖作为功能性甜味剂以取代蔗糖的呼声日益高涨。D-塔格糖是天然存在的一种稀有单糖,在乔木分泌的树胶中,灭菌后的牛奶、热可可、奶酪和芝士等中均有发现,但很难从自然界中大规模直接获取。
目前工业上,D-塔格糖的生产主要采用以碱金属盐作为催化剂的化学法或依赖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生物法将D-半乳糖异构为D-塔格糖。Beadle等于1991年发明了利用Ca(OH)2异构D-半乳糖生产D-塔格糖的工艺,其原料D-半乳糖可以通过水解乳糖或者更为廉价的乳清(制作乳制品产生的废料)得到,工艺成本能被市场接受(Beadle J.R.et al.,WO92-12263,1992)。然而,这种方法的副产物众多,下游分离困难,同时伴有严重的废水污染。1993年,Cheetham等发现L-阿拉伯糖异构酶(简称L-AI酶,EC 5.3.1.4)能够催化D-半乳糖生成D-塔格糖;此后的20多年,通过对不同来源的L-AI酶进行异源表达、性质表征以及基因工程改造,学者们也已筛选到了多种适应工业上严苛生产条件的L-AI酶。但该项技术最大的瓶颈问题是:转化率受到化学平衡的限制,D-半乳糖的理论转化率仅在40%左右,需要增加下游分离等配套环节,加大了投入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半乳糖醇脱氢酶(galactitol 2-dehydrogenase,EC 1.1.1.16),现已发现存在于Aspergillus niger、Burkholderia cepacia、Rhodobacter sphaeroides、Pseudomonassp.等多种微生物中,能以NAD+作为氢受体,将底物半乳糖醇C2位的羟基氧化为酮基生成D-塔格糖。原料半乳糖醇价格低廉,是木糖醇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但这一过程要实现工业化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点是:1、开发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半乳糖醇脱氢酶及其工程菌;2、建立适用于产业化放大的辅酶高效原位再生的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半乳糖醇脱氢酶基因及其工程菌,该基因编码的半乳糖醇脱氢酶能催化半乳糖醇与D-塔格糖相互转化,并将其与NADH氧化酶偶联建立高效的辅酶再生系统应用于D-塔格糖的制备,如图1所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酶法制备D-塔格糖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单独构建含有半乳糖醇脱氢酶基因的工程菌以及含有NADH氧化酶基因的工程菌或者构建含有半乳糖醇脱氢酶基因与NADH氧化酶基因共表达的工程菌;
(2)将上述构建的工程菌进行发酵获得含有半乳糖醇脱氢酶、NADH氧化酶的整细胞;
(3)以含有半乳糖醇脱氢酶、NADH氧化酶的整细胞或半乳糖醇脱氢酶、NADH氧化酶的游离酶为催化剂,在弱碱性条件下,NAD+作为氢受体,催化半乳糖醇制备D-塔格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9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