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油减振器用止推轴承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98952.5 | 申请日: | 2016-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5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 发明(设计)人: | 伍长彬;肖祖玉;甘新刚;汤朝霞;刘定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广奥减振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7/08 | 分类号: | F16C17/08;F16C33/04 |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42110 | 代理人: | 杜国强 |
| 地址: | 442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硅油 减振器 用止推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油减振器阶,尤其是一种硅油减振器用阶式、开口的止推轴承。
背景技术
止推轴承是硅油减振器的重要部件。硅油减振器的主要功能是降低曲轴振动幅度,保证曲轴安全,其工作原理是:悬浮在壳体内的惯量环在硅油适当的阻尼作用下,与曲轴产生合适的相对运动,从而降低曲轴扭转振动幅度。本轴承布置在惯量环与壳体之间的运动间隙当中,主要作用就是支撑或阻挡惯量环与壳体之间直接产生刚性接触,通过自身的抗磨损功能来延长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现有硅油减振器中的止推轴承存在耐磨性差及磨损不均匀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硅油减振器用止推轴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硅油减振器用止推轴承,包括轴承本体,其特征在于:轴承本体为开口环状,轴承本体的一端面上设有多个弧形凸台,弧形凸台呈圆周均布设置,从而构成凸凹台阶式结构。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轴承本体的开口处结构为:轴承本体的开口处两端之间相互延伸有上搭接臂和下搭接臂。优点:通过上搭接臂和下搭接臂的相互延伸配合,使轴承本体的开口处配合稳定,避免变形。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轴承本体的外圈直径<1000mm、内圈直径>100mm、厚度为3~10mm。优点:尺寸的限定,能够保证最佳的止推效果,确保惯量环的平稳运转,在不影响其应用的产品整体减振功能的同时,又能延长其应用的产品使用寿命。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轴承本体采用的材料是塑料或尼龙。优点:材料易得,能简化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有益效果:1.为防止轴承本体受温度影响发生翘曲,设计成开口式,保证其径向伸展收缩自由;2.为不防碍硅油的自由流动、以及减少惯量环与相邻壳体、盖板之间产生的刚性接触,轴承本体的一端面设计成凸凹台阶式结构,还解决了磨损不均匀性的问题;3.本发明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状态图。
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硅油减振器用止推轴承,包括轴承本体1,轴承本体1为开口环状,轴承本体1的一端面上设有多个弧形凸台2,弧形凸台2呈圆周均布设置,从而构成凸凹台阶式结构;所述轴承本体1的开口结构为:轴承本体1的左、右两端之间相互延伸有上凸台3和下凸台4,上凸台3的形状是与轴承本体外环面曲率半径相同的弧形状、下凸台4的形状是与轴承本体内环面曲率半径相同的弧形状。
所述轴承本体的外圈直径为150~800mm、内圈直径为100~600mm、厚度为3~5mm。 所述轴承本体主要采用注塑但不限于注塑的方式成型,由塑料或尼龙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如图4和图5所示,轴承本体布置在惯量环5两端面上的凹槽6内,轴承本体上的凸凹台阶式结构用于阻挡惯量环与相邻壳体7、盖板8之间产生的刚性接触;硅油从轴承本体凸凹台阶式结构上的凹陷处流动,不防碍硅油的自由流动。运动过程中,轴承本体为开口环状,防止其发生轴向翘曲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例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进行若干结构的变型和改进,这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广奥减振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广奥减振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8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自挤螺栓
- 下一篇:分段式保持架、圆柱滚子轴承及其安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