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磁阻电机调速执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7794.1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1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石勇;宁一高;赵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D1/12 | 分类号: | F02D1/12;H02K4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磁阻 电机 调速 执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柴油机控制装置,具体地说是柴油机调速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石油能源危机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对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 排放指标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已成为柴油机技术发展的 重要方向之一,而调速执行器作为柴油机电子调速系统的关键部件,对柴油机 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柴油机电子调速多采用比例电磁铁或电机作为执行器。
申请号为97242519.5的专利文件中,提出了一种电子调速用电磁执行器。 它由位置传感器总成、联接器、执行器本体组成,位置传感器总成与联接器分 别装在执行器本体上,位置传感器总成的从动杆与执行器本体上的执行器轴, 经同步杆将其连成为一体,以达到将衔铁的直线运动转换成转角传感器所需转 动的目的。执行器轴借助联接器实现其与油泵齿条间的无间隙传动。
申请号为200710071966.4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油泵齿条 冗余电磁驱动装置。它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中的执行机构、感应元件和定位 导向机构,通过双线圈双直线位移传感器的结构保证柴油机油泵齿条驱动装置 在单线圈损坏和单传感器损坏时能够通过另外的线圈和传感器继续工作,同时 保证柴油机运行的可靠性。
上述两个专利本质上都是采用比例电磁铁作为电子调速装置的主要执行部 件,而比例电磁铁具有工艺复杂、有效行程小等缺点。
申请号为200710071950.3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提出了一种柴油机直线电机 调速执行器。它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直线电机、与直线电机电连接的控 制器和与柴油机喷油泵齿条连接的位移传感器,可以实现柴油机位置式电子调 速控制。
申请号为200910071810.5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柴油机力 矩电机执行器,它包括轴、轴承、大齿轮、角度传感器、力矩电机、小齿轮、 偏心轮、控制器等。采用小扭矩力矩电机,通过齿轮机构进行力矩放大,可以 实现较大的扭矩,并安装有齿隙消除机构和转角限位机构,实现柴油机位置控 制式电子调速功能。
上述两个专利采用直线电机或力矩电机作为电子调速的主要执行部件,然 而直线电机成本昂贵,力矩电机用作调速需要一套较复杂的附加机构,影响了 它们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喷油泵齿条位置的精确控制,保证柴油机在高 速工况下不致于因超速产生“飞车”,同时保证在低速与怠速时的稳定运行,并 限制其在其它工况下转速波动的一种柴油机磁阻电机调速执行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柴油机磁阻电机调速执行器,其特征是:包括导磁壳体、衔铁、 中心轴、左端盖、右端盖、弹簧座,所述导磁壳体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导磁 壳体的两个端部分别安装左端盖和右端盖,衔铁设置在由导磁壳体、左端盖和 右端盖构成的空间里,中心轴依次穿过左端盖、衔铁、右端盖和弹簧座,中心 轴的第一端部位于左端盖外侧并与柴油机油泵齿条相连,中心轴的第二端部位 于弹簧座外侧并与位移传感器相连,弹簧座与右端盖之间安装弹簧,导磁壳体 内壁的中部设置线圈槽,线圈槽里安装励磁线圈,线圈槽两侧的导磁壳体内壁 上设置壳体齿,衔铁与导磁壳体对应的外壁上设置衔铁齿。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导磁壳体的壳体齿为齿宽相等的矩形齿,且在线圈槽两侧对称分布,衔 铁的衔铁齿与壳体齿的齿宽和齿距相同,壳体齿与衔铁齿之间留有工作气隙。
2、壳体齿的齿宽大于柴油机油泵齿条的位移调整范围。
3、壳体齿和衔铁齿相互错开设置。
4、衔铁与右端盖之间设置限制中心轴位移的限位块。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相对于比例电磁铁,其位移-电磁力曲线的水平 特性更好,有效行程更大,更容易实现柴油机转速的精确调控,保证柴油机在 高速工况下不致于因超速产生“飞车”,同时保证在低速与怠速时的稳定运行, 并限制其在其它工况下转速的波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不同线圈电流下电磁力与位移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7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