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更换针杆的划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7617.3 | 申请日: | 201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0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夫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夫超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2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钳工划线工具,具体涉及到一种可更换针杆的划规。
背景技术
钳工是机械制造行业非常重要的工种,随着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高端精密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钳工在制造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划线是钳工的基本技能之一,划线的精确度和清晰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的表面质量。划线的工具主要有划针、划规、划线盘和高度游标卡尺,其中划规是绘制圆或圆弧的工具。细、尖、硬、脆是划规的特点,特别是采用黄铜焊接硬质合金针尖的划规,极易损坏针尖。划规的针尖一旦发生折断,不但会影响划线工作的进度,而且难以修复再次使用,通常作报废处理,从而造成划规材料的大量浪费。
中国专利也有一些对划规进行改进的实用新型和发明,但其技术方案存在操作不便,在使用划规时必须与保护部分分开,存在保护装置易损毁、易丢失、易变形等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防止针尖折断的划规,它可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到的现用的划规存在针尖易折断,且难以修复再用以及最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保护装置易损坏、易变形和易丢失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可更换针杆的划规,它包括划规腿一、划规腿二、C型夹簧、调节螺钉、针杆一和针杆二,所述的划规腿一和划规腿二的上端分别与C型夹簧的两端相连接,划规腿一和划规腿二的中间分别设有固定环一和固定环二,所述的固定环二内设有调节螺钉,所述的调节螺钉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环一后与调节螺母相连接;所述的划规腿一和划规腿二的下端分别设有针杆一和针杆二;所述的针杆一和针杆二的下端分别通过焊接材料一和焊接材料二设有针尖一和针尖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划规腿一和划规腿二与针杆一和针杆二通过螺纹相连接。
所述的针杆一和针杆二的上端分别设有正六面体一和正六面体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当划规的某一个针尖折断后,只要旋转折断针尖的针杆从划规腿一或划规腿二上取下,更换上新的针杆即可再次使用,从而避免因划规某一个针尖折断必须作报废处理而造成材料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可更换针杆的划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视图。
附图中各标识为:1、划规腿一,11、固定环一,2、划规腿二,21、固定环二,22、焊接材料二,23、针尖二,3、C型夹簧,4、转柄,5、调节螺钉,51、调节螺母,6、针杆一,61、正六面体一,7、针杆二,71、正六面体二,62、焊接材料一,63、针尖二,72、焊接材料二,73、针尖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可更换针杆的划规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可见,本发明它包括划规腿一1、划规腿二2、C型夹簧3、调节螺钉5、针杆一6和针杆二7,所述的划规腿一1和划规腿二2的上端分别与C型夹簧3的两端相连接,划规腿一1和划规腿二2的中间分别设有固定环一11和固定环二21,所述的固定环二21内设有调节螺钉5,所述的调节螺钉5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环一11后与调节螺母51相连接;所述的划规腿一1和划规腿二2的下端分别设有针杆一6和针杆二7;所述的针杆一6和针杆二7的下端分别通过焊接材料一62和焊接材料二72设有针尖一63和针尖二73。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使用划规时,首先将针杆一6和针杆二7安装到划规腿一1和划规腿二2的下端;再旋转调节螺母51,划规的两腿在C型夹簧3的作用下自然打开,从而可调整针尖一63和针尖二73之间的距离为所绘制圆弧的半径;手握转柄4,即可在指定的材料上绘制圆或圆弧;当划规的针尖一63针和尖二73的某一个发生折断时,只要将其从划规腿一1或划规腿二2上取下,更换上有一支新的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取下针杆一6和针杆二7,所述的针杆一1和针杆二2的上端分别设有正六面体一61和正六面体二7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和卸下针杆一6和针杆二7,所述的划规腿一1和划规腿二2与针杆一6和针杆二7通过螺纹相连接。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灵活,可有效解决现用的划规折断针尖后必须作报废处理从而造成材料浪费的现实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夫超,未经赵夫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7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手臂
- 下一篇:数据传送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