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室内混合澄清槽各级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7078.3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平;王辉;刘协春;袁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混合 澄清 各级 取样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后处理领域。为解决现有热室内混合澄清槽各级取样装置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热室内混合澄清槽各级取样装置。该装置包括真空缓冲罐、取样盒和支架;所述支架位于真空缓冲罐下方,真空缓冲罐通过波纹管与取样盒相连通,所述取样盒内设有取样瓶卡座,取样盒顶板上设有开孔,开孔处设有硬质套管,取样管与硬质套管之间粘合固定且密封。本发明的取样装置有针对性的对现有同类装置作出了改进,顺利实现了热室内强放射性条件下混合澄清槽的各级取样,取样速度快,同时还为热室内其它设备提供了可靠的真空源,使用过程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适用于放射性热试验和温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后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室内混合澄清槽各级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核工业领域,混合澄清槽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萃取设备。在混合澄清槽的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分别抽取其各级槽内的液体作为样品,用于获得相关数据。通常,可以在混合澄清槽的每一级中插入一根取样管,通过各取样管将抽取的样品输送至各样品接收瓶内以完成取样。
在普通的生产、实验条件下,上述取样操作通常易于实现。然而,由于核燃料后处理领域的特殊性,为满足辐射防护要求,因此经常需要将混合澄清槽放置于热室内进行萃取操作。然而,由于热室环境的限制,不允许进行近距离操作和徒手操作,通常只能通过机械手进行远距离操作,因此普通条件下容易完成的诸多操作在热室内均变得极为困难。
目前,对于热室内混合澄清槽各级取样的取样设备,已有的文献中未见到较为详尽的资料可供参考,因此需要自行研制以满足本行业的相应需求。
为此,本单位曾研制了一种“混合澄清槽的取样装置”,并申请了中国专利。该装置设置了真空缓冲罐和取样盒,取样盒内设置取样瓶,各取样管穿过取样盒顶板上的硬质套管对准各取样瓶。取样时,真空缓冲罐对取样盒提供负压,通过取样管将各级槽内的液体吸入并输送至对应的取样瓶内,实现取样。
该“混合澄清槽的取样装置”解决了设备的有无问题,然而通过实际的应用,发现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取样盒位于真空缓冲罐上方,位置较高,给热室内机械手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2)虽然加了硬质套管保护,各级取样管穿过硬质套管后仍会发生弯曲,在取样时导致样品不能确保流入对应的取样瓶,甚至进入其它取样瓶,造成样品污染。
(3)设计的真空缓冲罐只能给取样盒抽负压,占用了热室的宝贵空间却仅能实现单一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热室内混合澄清槽各级取样装置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热室内混合澄清槽各级取样装置。
该装置包括真空缓冲罐、取样盒和支架;所述支架位于真空缓冲罐下方,并与真空缓冲罐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内部设有滑轨,取样盒位于滑轨上并可沿滑轨滑动;真空缓冲罐上设有抽真空接口,真空缓冲罐通过带有阀门的波纹管与取样盒相连通;所述取样盒包括盒体和顶板,所述盒体内设有若干取样瓶卡座,所述顶板上对应于各取样瓶卡座的位置设有开孔,每个开孔处密封连接有竖直向下的硬质套管;每个硬质套管均连接有一根取样管,该取样管的一端伸入硬质套管内,取样管的端部与硬质套管的下端相平齐,取样管与硬质套管之间粘合固定且密封;所述真空缓冲罐顶部还设有若干外接抽真空管,所述外接抽真空管上设有阀门,外接抽真空管管口设有快接头公头;所述外接抽真空管中至少有一根伸入真空缓冲罐内部,且其伸入端的管口接近真空缓冲罐底。
所述盒体与顶板的接触部设有密封材料为优选。
所述真空缓冲罐上设有真空表为优选。
所述顶板上设有取样管卡子为优选,以便将各取样管固定在一起,便于操作。
所述顶板上设有抓手为优选。
所述真空缓冲罐顶部设有蘑菇头为优选,以便于装置的吊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70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