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锌锂锰水体系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6738.6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6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潘中来;邓佳闽;王璐;高建东;邓正华;杜鸿昌;李仁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科来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10/0525;H01M2/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武森涛 |
地址: | 6114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锌锂锰 水体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锌锂锰水体系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所述正极的活性物质为氧化锰锂材料,所述负极的活性物质为锌或锌化合物,所述电解液为含锂盐和锌盐的中性水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为表面带有磺酸盐基团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体粒子构成的离子聚合物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锂锰水体系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酸盐基团为乙烯基磺酸盐、烯丙基磺酸盐、甲基烯丙基磺酸盐、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盐、甲基丙烯酸羟丙基磺酸盐、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盐、苯乙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锌锂锰水体系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中的胶体粒子的粒径范围为10nm~1.0μm,优选的是20~20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锌锂锰水体系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厚度为10~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锌锂锰水体系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体粒子是丙烯酸甲酯单体通过乳液聚合而成的聚丙烯酸甲酯胶体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锌锂锰水体系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体粒子是丙烯酸甲酯单体与第二单体通过乳液聚合而成,所述第二单体为CH2=CR1R2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其中,R1=─H或─CH3;R2=─C6H5、─OCOCH3、─CN、─C4H6ON、─C2H3CO3、─COO(CH2)nCH3,n为0~14。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锌锂锰水体系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体粒子是由表面带有磺酸盐基团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体粒子和陶瓷填料共同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锌锂锰水体系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填料为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复合氧化物,其通式为NzMxOy,其中N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M为金属元素或过渡金属,Z为0~5,x为1~6,y为1~1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锌锂锰水体系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填料为Al2O3,SiO2,Li4Ti5O12中的一种或任意的组合,优选的是SiO2或Al2O3。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锌锂锰水体系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填料平均粒径为10nm~5.0μm,优选20nm~0.5μm;最优的是平均粒径为20nm~2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科来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科来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67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季铵盐消毒液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蓄电池气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