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频匹配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5489.9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2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南;陈建勋;粘明源;王亚丽;邓佩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罗志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频 匹配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宽频匹配天线。
背景技术
在2G与3G无线通信系统中,所支援的频率范围为824~960MHz,1710~2170MHz。
随著第四代行动通信的普及,TDD-LTE与FDD-LTE的使用,在国内支援TDD-LTE频段38/39/40/41,其频率范围除含在原有的2G与3G频段内,也扩大到2300~2400MHz与2496~2690MHz。
在受限于移动式装置的有效空间,需要设计支援多模的天线。
在移动通信市场上,在非常强调轻薄的外观下,仍不能忽略通信品质,在日渐限缩的空间下,仍需要支援全网通的频带,更需要有效支持宽带与高性能的天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频匹配天线,利用移动终端的有限空间进行天线设计,其拥有支援目前国内电信商提供的2G、3G与4G频段,同时拥有很好的辐射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频匹配天线,包括馈电点和第一短路点,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一短路点相连接,所述馈电点连接有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短路点连接有第一辐射单元,所述馈电点、第一短路点、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单元形成PIFA天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短路点到所述第一辐射单元的末端距离为900MHz的四分之一波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馈电点到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的末端距离为1800MHz的四分之一波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辐射单元为螺旋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宽频匹配天线还包括第二短路点,所述第二短路点与所述馈电点相邻设置,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第一短路点、第二短路点之间,所述第二短路点连接有第三辐射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辐射单元与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相互耦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短路点到所述第三辐射单元的距离为2400MHz的四分之一波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通过馈电点、第一短路点、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单元形成PIFA天线,拥有支援目前国内电信商提供的2G、3G与4G频段,同时拥有很好的辐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宽频匹配天线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宽频匹配天线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是图2天线的回波损耗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宽频匹配天线,包括馈电点F1和第一短路点S1,所述馈电点F1与所述第一短路点S1相连接,所述馈电点F1连接有第二辐射单元A2,所述第一短路点S1连接有第一辐射单元A1,所述馈电点F1、第一短路点S1、第一辐射单元A1、第二辐射单元A2形成PIFA天线(平面倒F型天线)。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短路点S1到所述第一辐射单元A1的末端距离为900MHz的四分之一波长。
如图1所示,所述馈电点F1到所述第二辐射单元A2的末端距离为1800MHz的四分之一波长。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辐射单元A2为螺旋状。
实施例二(以实施例一为基础)
如图2所示,所述宽频匹配天线还包括第二短路点S2,所述第二短路点S2与所述馈电点F1相邻设置,所述馈电点F1位于所述第一短路点S1、第二短路点S2之间,所述第二短路点S2连接有第三辐射单元A3。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辐射单元A3与所述第二辐射单元A2相互耦合。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短路点S2到所述第三辐射单元A3的距离为2400MHz的四分之一波长。
如图2所示,透过馈电点F1与第一短路点S1形成的螺旋状PIFA天线与第二短路点S2寄生辐射单体形成支援宽频天线。
第二辐射单元A2需要透过绕线的粗细与线间距来达到阻抗匹配,以产生2170MHz~2400MHz的共振机制,以满足TDD-LTEB40的需求。
透过第一辐射单元A1、第二辐射单元A2与第三辐射单元A3的长度微调,可设计出支持824~960MHz与1710~2690MHz的国内全网通天线系统,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54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高天线增益的天线结构
- 下一篇:金属外壳、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