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有机废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2935.0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0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鋆;刘鼎;管颖;杨红波;王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天和清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00 | 分类号: | G21F9/00;G21F9/3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104 | 代理人: | 白莹,于正河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有机 废物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物质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放射性有机废物处理装置,能够安全有效的将放射性有机废物中的有机成分转变为无机成分。
背景技术:
核电厂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137Cs和60Co的有机放射性废物,包括废机油、废润滑油、废树脂和淤泥,这些的有机放射性废物不仅具有放射性,而且处理困难,其中放射性废树脂的处理是最为困难的,一是废树脂富集比活度为106-1013Bq/kg的放射性核素;二是废树脂属于含硫和氮的可燃放射性有机物,焚烧处理会产生具有腐蚀性和污染性的放射性气溶胶与放射性灰渣,而且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三是废树脂辐解、热解和生物降解处理时会产生H2、CH4、C2H4和NH3等易燃易爆气体;四是废树脂长期存放时出现板结和粉化,导致回取困难;五是废树脂的弥散性导致其不允许被直接处置,只能脱水后装入高整体性容器;六是废树脂的体积变化大,质量轻,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在现有技术中,处理有机放射性废物时采用的暂存法和水泥固化法均存在增容问题,不符合IAEA提出的核废物处理和处置最小化设计原则;热态超压法、装HIC脱水法、高温焚烧法、等离子熔融法、蒸汽重整法、湿法氧化法和微生物转化法存在适用性小、成本高昂,二次产物中含有二恶英等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有害物质。
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过程中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的过程,主要反应有分解、异构化、氢转移、芳构化、缩合和生焦等,其中使用的分子筛裂化催化剂是将硅溶胶或铝溶胶等粘结剂把分子筛和高岭土粘结在一起,制成高密度和高强度的新一代半合成分子筛催化剂,包括稀土-y型分子筛和超稳氢-y型分子筛等,主要反应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的称为提升管催化裂化;烃类裂化是以碳正离子为中间过渡态的反应,碳正离子包括三配位的碳正离子和五配位的碳正离子,生成碳正离子所需的能量包括电离能、氧与烧基的电子亲和力以及离解能,生成碳正离子所需的能量随着被抽取负氢离子的碳原子上氧原子的数目增多而增加,稳定性低的碳正离子倾向于通过异构化反应异构生成高稳定性的碳正离子。目前,尚未有将过热蒸汽催化降解技术应用于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文献和报道。因此,研发一种基于催化裂化原理的放射性有机废物处理装置,在降低处理成本的前提下,安全有效的将放射性有机废物中的有机成分转变为无机成分,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应用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设计一种基于催化裂化原理的放射性有机废物处理装置,在降低处理成本的前提下,安全有效的将放射性有机废物中的有机成分转变为无机成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放射性有机废物处理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废物暂存罐、催化降解釜、固废收集器、分离塔、热氧化器、尾气处理器、空气过滤器和排放管;废物暂存罐与催化降解釜管道式连接,催化降解釜与分离塔管道式双向连接,分离塔与热氧化器管道式连接,热氧化器与尾气处理器管道式连接,尾气处理器与空气过滤器管道式连接,空气过滤器与排放管的一端管道式连接,排放管的另一端直通大气环境,催化降解釜、热氧化器、尾气处理器和空气过滤器分别与固废收集器管道式连接;废物暂存罐用于存储和预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尾气处理器用以消除进入其中的气体中的氮氧化物、硫化物、酸性气体、二恶英和粉尘,通过回收气体中的热能冷却气体,生成固体废物和温度低于80℃的气体,尾气处理器由骤冷单元、洗涤单元和干燥单元构成,骤冷单元与洗涤单元管道式连接,洗涤单元与干燥单元管道式连接,骤冷单元的出口温度小于270℃,用以消除二恶英,洗涤单元中充有调节气体pH值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用以冷却骤冷单元输出的气体,并洗涤气体中残存的放射性有机物、酸性气体和固体颗粒,洗涤后的废水被泵入干燥单元中进行雾化、干燥和收集后生成固体废物;空气过滤器采用具有去除核元素功能的过滤器;废物暂存罐与催化降解釜之间的管道、催化降解釜与分离塔之间的管道、分离塔与热氧化器之间的管道、热氧化器与尾气处理器之间的管道、尾气处理器与空气过滤器之间的管道、空气过滤器与排放管之间的管道、催化降解釜与固废收集器之间的管道、热氧化器与固废收集器之间的管道、尾气处理器与固废收集器之间的管道、空气过滤器与固废收集器之间的管道、骤冷单元与洗涤单元之间的管道和洗涤单元与干燥单元之间的管道以及排放管的材质和管径分别根据通过其中的介质的组分和温度选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天和清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天和清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2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