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箝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2376.3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4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叶宇利;郭建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3K5/24 | 分类号: | H03K5/24;H03G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王珊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箝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揭露涉及一种电压箝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路中(如高速示波器模拟前端电路等电路),需要限定过大信号正负振幅输入,避免电路饱和影响特性;此外,在这些电路中,在限定区间内,信号需要保持不失真,以供示波器显示处理。
因此,在已知电路中,通常利用二极管元件实现电压箝制,以满足上述需求,然而在半导体工艺中,不一定会提供高速二极管元件,且利用二极管元件实现电压箝制的电路中,电压中心电平较难以调整控制,导致复杂度较高且成本较贵。
据此,如何克服上述问题,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揭露提供一种电压箝制电路,以在无需二极管元件的电路中,仍可实现高速电压箝制,并可简易调整电压中心电平,藉以利于应用设计于集成电路或系统电路中。
本揭露的电压箝制电路,包括:第一增益偏移电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及第一电压电平以产生增益偏移的第一偏移电压;第二增益偏移电路,用以接收该输入电压及第二电压电平以产生增益偏移的第二偏移电压;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用以接收该第一偏移电压与该第二偏移电压,以产生该第一偏移电压与该第二偏移电压的差值,以根据该差值产生输出电压,以使该电压箝制电路实现通带或抑制带。
本揭露的另一种电压箝制电路,包括:第一增益偏移电路,用以接收第一输入电压及第一电压电平以产生增益偏移的第一偏移电压;第二增益偏移电路,用以接收该第一输入电压及第二电压电平以产生增益偏移的第二偏移电压;第三增益偏移电路,用以接收第二输入电压及该第一电压电平以产生增益偏移的第三偏移电压;第四增益偏移电路,用以接收该第二输入电压及该第二电压电平以产生增益偏移的第四偏移电压;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用以接收该第一偏移电压、该第二偏移电压、该第三偏移电压与该第四偏移电压,以产生输出电压,以使该电压箝制电路实现通带或抑制带。
本揭露的电压箝制电路中,利用多个增益偏移电路及信号处理电路,产生输出电压,以使该电压箝制电路实现通带或抑制带,藉以可在无需二极管元件的电路中,仍可实现高速电压箝制,并可简易调整电压中心电平。
附图说明
图1A为绘示本揭露的电压箝制电路的一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1B为绘示图1A中偏移电压的增益偏移响应及其差值的示意图;
图2为绘示本揭露的电压箝制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示范电路图;
图3为绘示本揭露的电压箝制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示范电路图;
图4为绘示图2中各种实施例的综合输出电压信号的模拟结果图;
图5为绘示本揭露的电压箝制电路的另一功能示范方块图;
图6为绘示本揭露的电压箝制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示范电路图;以及
图7为绘示本揭露的电压箝制电路的第四实施例的示范电路图。
符号说明
1、5 电压箝制电路
12、14、50、52、54、56 增益偏移电路
16、58 信号处理电路
2 增益示意图
22、24、26曲线
4 模拟结果图
40第一区间
42第二区间
44第三区间
46、48 曲线
M1-M12晶体管
R1、R2、R3、R4 电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形态说明本揭露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揭露的其他优点与功效,也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形态加以施行或应用。
此外,本说明书及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如“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的类用以说明各个元件的术语,仅当作此些元件的参考说明,并且不必然暗喻此些元件的形成序列或顺序。
图1A为绘示本揭露的电压箝制电路的一功能方块示意图,其中,电压箝制电路1包括第一增益(gain)偏移电路12、第二增益偏移电路14、信号处理电路16。
该第一增益偏移电路12用以接收输入电压VIN及第一电压电平VCM1以对输入电压VIN进行增益偏移以产生第一偏移电压VH。
该第二增益偏移电路14用以接收输入电压VIN及第二电压电平VCM2以对输入电压VIN进行增益偏移以产生第二偏移电压V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2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