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组及应用其的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2096.2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6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麦真富;郑新安;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9F9/33;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34 | 代理人: | 薛晓伟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应用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贴附有偏光片的显示模组和应用该显示模组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的薄型化,显示面板的厚度不断降低,手机或平板电脑在跌落时玻璃易遭到损坏破裂,导致显示面板产生亮和暗点。研究发现,显示面板破裂和亮暗点生成的区域多容易发生在面板的周边。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器,用于改善显示器跌落时显示面板受损的情况。
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一显示面板和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表面的一第一偏光片,该显示面板包括顶面、底面及连接该顶面和底面的侧面,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中间部和由所述中间部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周边部,所述中间部完全覆盖所述顶面,所述至少一个周边部至少部分覆盖该侧面。
一种显示器,其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
本发明的显示模组,所述偏光片至少部分覆盖显示面板的侧面,在显示器跌落时,所述偏光片可作为保护显示面板的缓冲层,从而有效保护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II-II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偏光片的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偏光片的展开示意图。
图6至图8为图5所示的第一偏光片的几个变更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显示模组包括偏光片,所述显示模组可以是液晶显示模组,也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显示模组做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为液晶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1包括显示面板10和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10表面的一第一偏光片11和一第二偏光片15。所述显示面板10为液晶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一第一基板12、一液晶层13和一第二基板14。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大致成矩形块状,其包括顶面16、底面17以及连接顶面16和底面17的多个侧面18。所述顶面16为第一基板12的表面,所述底面17为第二基板14的表面,所述多个侧面18由第一基板12、液晶层13和第二基板14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基板12、液晶层13和第二基板14分别具有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上基板、液晶层和下基板所具有的常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当上述第一基板12为彩膜基板时,所述第二基板14为阵列基板;当上述第一基板12为阵列基板时,所述第二基板14为彩膜基板。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第一偏光片11包括中间部111和由所述中间部111弯折延伸的多个周边部112。所述中间部111完全覆盖显示面板10的顶面16,所述周边部112完全覆盖所述显示面板10的多个侧面18。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侧面18的数量为四个,对应周边部11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中间部111大致为矩形,该四个周边部112分别由中间部111的四个边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偏光片15为平板状,其完全覆盖所述显示面板10的底面17。图3为所述第一偏光片11的展开示意图,此时多个周边部112与中间部111位于同一平面,实际应用时多个周边部112贴附于所述侧面18。图3中虚线所示区域对应所述第一偏光片11的中间部111。由图中可以看出,每一周边部112大致为矩形,每一周边部112完全覆盖住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一个侧面18,并连接第二偏光片15。
可以理解的,所述周边部112的数量可根据所述显示模组1的侧面数量进行调整,使周边部112的数量等于显示模组1的侧面的数量。
第二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20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