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静力触探试验双桥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0886.7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4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任亚群;陈捷华;任治军;葛海明;刘益平;葛阳;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静力 试验 双桥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静力触探试验双桥探头,属于岩土工程勘察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静力触探试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原位测试手段,是获得土性参数较准确的方法之一,多年来受到岩土工程界的广泛重视,它具有速度快、数据连续、再现性好、操作省力等优点。该技术是通过将带有探头的锥杆匀速贯入土中,用传感器量测探头上的比贯入阻力ps阻力(或锥尖阻力qc、侧壁摩阻力fs)、超孔隙水压力△u等参数。利用测试结果,可以进行土层划分、辨别土性、确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等,具有较高的精度。
探头作为静力触探设备的核心部件,目前国内应用较广泛的探头规格有锥底面积为10cm2或15cm2的单桥、双桥探头,并且配备履带式、车载式、分体式及适用于海洋勘探的平台式等静探整套设备,可以满足一般场地的勘察要求。但是,架空输电线路等类型工程具有勘察深度浅、孔位相距远等特点,现有的大吨位液压静探机和锥底面积为10cm2、15cm2的单、双桥探头,因设备笨重、贯入阻力大,在类似工程中应用时效率低下,需要的人工劳动强度高,大大限制了静力触探测试的功能,甚至有些特殊场地无法进入现场进行勘察工作。
鉴于输电线路等类型工程的特殊性、当前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要求勘察设备向轻量化、便携式方向发展,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弥补勘察领域这一空白具有深远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携带便捷、容易贯入、测试精度高、稳定性好的小型静力触探试验双桥探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型静力触探试验双桥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空心柱形的锥端体,所述锥端体从左到右依次一体连接有用于与锥尖相连的螺纹柱和外面活动式套包有摩擦筒的感应柱,所述感应柱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感应柱前段、感应柱中段和感应柱末段,所述感应柱前段的外径小于所述感应柱末段的外径且大于所述感应柱中段的外径,所述感应柱前段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摩擦筒包括套于所述感应柱前段和感应柱中段外部的摩擦筒前段以及套于所述感应柱末段外部的摩擦筒后段,所述摩擦筒后段的内径大于所述感应柱末段的外径,所述感应柱末段上设置有可前后位移的一字键,所述摩擦筒后段上垂直设置有位于所述一字键左侧的挡板,所述一字键的右侧与顶子左侧相连,所述顶子右侧与侧壁弹性体左侧相连,所述侧壁弹性体右侧与侧壁定位螺套左侧相连,所述侧壁定位螺套右侧与连接套左侧相连,所述连接套右侧与快速接头相连,所述侧壁弹性体与所述侧壁定位螺套的外面套包有保护筒,所述保护筒的左侧延伸至所述摩擦筒右侧内部且与所述一字键右侧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侧壁弹性体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锥尖的顶角为60°,底面积为5cm2。
所述一字键、侧壁弹性体和侧壁定位螺套均外包于所述锥端体外面。
所述螺纹柱的左端面设置有45°倒角。
所述感应柱前段和感应柱中段之间由135°倒角相连,所述感应柱中段和感应柱末段之间由135°倒角相连。
所述摩擦筒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摩擦筒的两端均设置有30°倒角。
所述锥尖的底面设置有45°倒角。
侧壁弹性体左侧设置有用于连接顶子右侧的槽体,侧壁弹性体右侧设置有垂直向向外延伸的凸边,凸边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螺孔,驻紧螺丝通过所述螺孔与侧壁定位螺套左侧相连。
顶子的右端面设置有45°倒角。
侧壁定位螺套的左端面设置有45°倒角。
所述感应柱前段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一密封圈的第一环形凹槽。
所述保护筒与所述摩擦筒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二密封圈的第二环形凹槽。
所述保护筒右侧与所述连接套左侧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圈相连。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导线均进入所述锥端体的空心内后由所述快速接头密封引出。
所述快速接头与连接套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快速接头的外部设置有第四密封圈。
所述一字键中心设置有凹槽,所述顶子左端为弧面并嵌于所述凹槽中。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为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且个数均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0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