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多用户卫星通信系统的接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9658.8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7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倪祖耀;任印鹏;匡麟玲;吴胜;陆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H04B1/10;H04B7/185;H04L1/00;H04L2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李彪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多用户 卫星通信 系统 发射机 接收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基于直升机旋翼遮挡规避的多用户卫星通信系统,所述多用户卫星通信系统属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特别一种直升机多用户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背景技术
直升机通信需要依靠直升机卫星通信系统,但是由于发射天线在直升机上的安装位置受限,例如很多卫星通信天线只能安装在直升机旋翼下方,这样的安装位置会导致直升机与卫星通信系统之间传输的信号因直升机旋翼的阻挡而被阻断。所以在直升机卫星通信中,需要考虑因旋翼遮挡而带来的影响。
为了应对因旋翼遮挡对于直升机卫星通信的上行通信信号的影响(即从直升机发往卫星的信号),现有的技术方案通过信号删除或者缝隙规避的方式进行对抗。其中,所述信号删除的方式不特意考虑旋翼的影响,而是通过降低码率的方式增强抗删除能力(进而减小了因机翼遮挡对信号造成的影响),在上行接收端使用译码的方式恢复信息,但这种方式缺陷是同时降低了直升机卫星通信系统的通信速率;所述缝隙规避的方式通过检测旋翼的运行或者通过直升机内部信息反馈,进而预测不被旋翼遮挡的时间段,最终在无旋翼遮挡的缝隙中发送通信信号,而在旋翼遮挡的时间段不发送通信信号,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省发射功率,并提高发射效率。但是在多用户的上行通信中,多个用户的信息会因旋翼转速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缝隙通信时间,并且在接收时会相互干扰而难以消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直升机多用户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公开一种直升机多用户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射机,所述发射机包含:
设置预测直升机天线不被旋翼遮挡的时间段的预测模块;
根据以此预测模块预测的天线不被遮挡的时间段得到直升机下一次能够通信的缝隙时刻和在缝隙时刻内能够传输的符号个数T的计算处理模块;
设定前导频长度为N1,后导频长度为N2,将前导频和后导频的总符号个数“N1+N2”与计算处理模块得到的符号个数T进行比较并输出判决结果的判决处理模块;
当判决处理模块得到的结果为符号个数T大于“N1+N2”时,在直升机待发送的符号中顺序取出不多于“T-N1-N2”个符号作为一个分组的分组模块;
在每一个分组前后分别添加前导频和后导频得到一个缝隙内发送的信息段,以及为各用户分配导频的导频添加和分配模块,其中各用户分配的导频互不相同;
根据计算处理模块得到的下一次能够通信的缝隙时刻将导频添加和分配模块得到的信息段进行发送的发送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发射机还包含:采用信道编码技术将直升机待发送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操作的编码器;根据以此编码器输出的信道编码后的信号进行交织编码和调制的编码调制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和/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预测模块进一步包含:
通过检测旋翼对卫星向直升机发送的信号的遮挡进而预测直升机天线不被旋翼遮挡的时间段的第一预测子模块;或
通过直升机内部信息反馈,进而预测直升机天线不被旋翼遮挡的时间段的第二预测子模块。
第二方面,公开一种直升机多用户卫星通信系统的接收机,所述接收机包含:与每个直升机用户相对应设置的干扰消除模块和译码模块,以及一个干扰重构模块;
上述各个译码模块同时估计得到时刻t时各直升机用户的发送比特的对数似然比,并将各直升机用户在发送端发送信号的均值和方差输入所述干扰重构模块;
上述干扰重构模块根据上述输入信息对每一个直升机用户重构其余直升机用户在时刻t造成的多址干扰的均值和方差;
上述干扰消除模块根据干扰重构模块得到的每一个直升机用户的多址干扰的均值和方差以及接收机接收的每一个直升机的接收信号,进而计算得到干扰消除后的每一个用户的接收信号以及等效噪声功率;
上述译码模块将上述干扰消除模块消除干扰后的接收信号和等效噪声功率进行解调解交织后进行译码,进而估计出本用户在时刻t的发送比特对数似然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96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合时分多址系统短时突发信号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
- 下一篇:解码装置和解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