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耐酸碱增强型氟塑料合金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89411.6 | 申请日: | 2016-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7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寇瑞强;赵清;朱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迪清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71/34 | 分类号: | B01D71/34;B01D69/08;B01D69/0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9 | 代理人: | 朱力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耐酸 增强 氟塑料 合金 分离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耐酸碱、增强型氟塑料合金分离膜的制备方法,特别适于水处理、精细化工、高酸碱、高含盐废水、高温废水等苛刻领域的氟塑料合金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工业的技术革命与发展,无论化学、石油、冶金、食品、轻工、医药、生化和原子能等工业都广泛应用分离过程,任何一种现代化工业几乎都不同程度地与过滤息息相关。膜分离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高分离、浓缩、提纯及净化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分离领域与传统的分离方法诸如蒸馏、吸收、解吸、萃取、蒸发、结晶、深冷分离等相比显现出强劲的竞争势头,在各个领域得到巨大发展。这种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耗能少、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特别在水处理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高分子膜受本身材质所限,在高温、高酸碱、高含盐量废水条件下会发生氧化、化学分解等反应,使用寿命短,不能满足高酸碱、高含盐废水、高温废水等苛刻领域的使用要求。
例如,把某知名公司PVDF专利膜产品在40度恒温下浸泡在PH为12.20的碱液中20日,这段时间内在不同时间内测试样品的强力、伸长率、泡点、内压水通量等参数,来考察其膜性能受碱腐蚀的情况。实验发现,膜丝浸泡在碱液中,膜丝变为棕红色,随着时间的增长,颜色会越来越深。当PH为13以上时,膜甚至被腐蚀成黑色。膜丝的柔韧性即伸长率则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降低,由原来的80%下降到45%。膜丝的水通量也会随时间增加而降低。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和缺陷,有必要研究一种耐高温耐酸碱增强型氟塑料合金分离膜的制备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膜的耐酸碱、耐高温等特殊性能。
发明内容
考虑到至少一个上述问题而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耐酸碱、增强型氟塑料合金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它可克服单一材料带来的缺陷,制备苛刻环境条件下使用的化学性能极好的膜。
该耐高温耐酸碱增强型氟塑料合金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偏氟乙烯粉末与聚全氟乙丙烯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物,其中,聚偏氟乙烯占混合物总重的50%-90%,聚全氟乙丙烯占混合物总重的10%-50%;
将该混合物与增韧剂、溶剂和致孔剂按一定比例高温下搅拌混合,形成制膜液,其中,所述混合物占制膜液总重量的15~25%,所述增韧剂占制膜液总重的1%-5%,所述致孔剂占制膜液总重量的10-15%,剩余为溶剂;
将该制膜液采用相转化法工艺纺制出耐高温、耐酸碱、增强型分离膜,其中,通过计量泵将制膜液挤入喷丝板,通过计量泵将芯液定量送入喷丝板的内针;通过喷丝板纺丝,入凝固浴冷却凝固得分离膜,该分离膜为中空纤维分离膜。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原材料为聚偏氟乙烯与聚全氟乙丙烯的共混物,该共混物俗称氟塑料合金;所述增韧剂为接枝马来酸酐;所述致孔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或聚乙二醇,或其混合物;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或N,N’-二甲基乙酰胺。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耐酸碱增强型氟塑料合金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偏氟乙烯粉末与聚全氟乙丙烯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物;
将该混合物与增韧剂、溶剂和致孔剂按一定比例高温下搅拌混合,形成制膜液;
将该制膜液采用相转化法工艺纺制出耐高温、耐酸碱、增强型分离膜;
其中,通过计量泵将制膜液挤入喷丝板,通过计量泵将芯液定量送入喷丝板的内针;通过喷丝板纺丝,入凝固浴冷却凝固得分离膜。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聚偏氟乙烯与聚全氟乙丙烯的共混重量比为:聚偏氟乙烯占混合物总重的50%-90%,聚全氟乙丙烯占混合物总重的10%-50%。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所述增韧剂为接枝马来酸酐,所述增韧剂占制膜液总重的1%-5%,聚偏氟乙烯与聚全氟乙丙烯的重量比为7:3。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所述致孔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或聚乙二醇,或其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所述致孔剂占制膜液总重量的10-15%。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所述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或N,N’-二甲基乙酰胺。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所述混合物占制膜液总重量的15~25%。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所述混合物占制膜液总重量的16-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迪清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迪清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9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