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隧道或采空区上方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及打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8843.5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6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孔纲强;彭怀风;周杨;郝耀虎;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1/00 | 分类号: | B28B1/00;B33Y30/00;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隧道 采空区 上方 桩基 模型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3D打印隧道或采空区上方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承重台(23)、模型槽(4)、模型桩-隧道-采空区打印设备、砂雨法砂土填筑设备和控制设备(20);所述模型槽(4)设置在承重台(23)上,用于放置砂体(27)、隧道模型(25)和/或采空区(26)所形成的试验模型,所述模型桩-隧道-采空区打印设备包括空间位移控制组件和模型桩-隧道-采空区材料供应组件,所述砂雨法砂土填筑设备包括撒砂操作组件和砂材供应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隧道或采空区上方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桩-隧道-采空区打印设备的空间位移控制组件包括:外环滑轨(15)及Z11滑轨(6)、Z12滑轨(7)、X1滑轨(5)和移动部件(17);所述外环滑轨(15)通过滑轨支架(16)固定在承重台(23)上;外环滑轨(15)与Z11滑轨(6)之间,Z11滑轨(6)与X1滑轨(5)之间,X1滑轨(5)与Z12滑轨(7)之间分别通过移动部件(17)连接,所述移动部件(17)与所述控制设备(20)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隧道或采空区上方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桩-隧道-采空区打印设备的模型桩-隧道-采空区材料供应组件包括:料池(18)和料浆泵(12)以及连通两者的输料管(24);所述料池(18)用于盛放料浆,其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9);所述料浆泵(12)位于所述Z12滑轨(7)的末端,料浆泵(12)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下方设置有出料口(13),用于输出加热后的料浆;所述搅拌装置(19)、料浆泵(12)分别与所述控制设备(2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隧道或采空区上方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滑轨(15)为圆角矩形,固定在所述承重台(23)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隧道或采空区上方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撒砂操作组件包括:内环滑轨(14)及Z21滑轨(10)、Z22滑轨(8)、X2滑轨(9)及移动部件,所述内环滑轨(14)通过滑轨支架(16)固定在承重台(23)上;内环滑轨(14)与Z21滑轨(10)之间,Z21滑轨(10)与X2滑轨(9)之间,X2滑轨(9)与Z22滑轨(8)之间分别通过移动部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隧道或采空区上方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材供应组件包括:砂池(1)和出砂口(11)以及将两者连通的输砂管(2);砂池(1)用于盛放砂材,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设备(20)电连接的阀门(3),用于控制出砂速度;出砂口(11)位于所述Z22滑轨(8)的末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隧道或采空区上方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滑轨(14)为圆角矩形框,位于承重台(23)的外围,且在所述外环滑轨(15)的内侧。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隧道或采空区上方桩基模型试验装置进行试验模型的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试验模型的结构:利用三维制图软件设计隧道模型(25)和/或采空区(26)、以及模型桩(22)的形状、尺寸以及布置结构,以及模型桩(22)的桩周土体分层与相对密实度;
(2)根据步骤(1)中确定的试验模型结构进行布置:利用预先确定的材料在所述模型槽(4)中打印所述隧道模型(25)和/或采空区(26);
(3)备料:将预先确定的桩材料置于所述隧道材料供应组件中的料池(18)内,将预先确定的砂材置于所述砂材供应组件中的砂池(1)内;
(4)施工制作:根据试验参数及绘制的三维立体模型,调整所述料池(18)和砂池(1)与模型槽(4)的相对高度,调节出料和放砂速度,所述模型桩-隧道-采空区打印设备开始打印模型桩,所述砂雨法砂土填筑设备开始撒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施工制作过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打印期间根据试验要求,在模型槽(4)中埋置测量元器件;
在打印过程中通过改变所述砂材供应组件中的出砂口(11)距砂面的距离,以实现多层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88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穿磁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充电枪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