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钢剪切过程中间隙量与重叠量综合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8732.4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8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白振华;马筱聪;钱承;刘亚星;崔亚亚;常金梁;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D33/00 | 分类号: | B23D33/00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剪切 过程 间隙 重叠 综合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钢的剪切方法。
背景技术
带钢切边过程中带钢切边设备的工艺参数——间隙量、重叠量的设定对于带钢剪切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带钢剪切过程中很多的切边质量问题或者设备损坏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切边设备间隙量、重叠量的设定不合理。一方面切边现场对于带钢切边质量的评价还仅仅停留在“只评价扣边高度”的层面上,而事实上,在多样化的当今市场,下游客户对于切边质量的评价关注的扣边缺陷控制、毛刺缺陷控制、切断比失衡缺陷控制三个方面,不同的下游客户可能对于三者有不同的控制要求,故带钢的切边质量应该综合扣边缺陷、毛刺缺陷、切断比失衡缺陷来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有关工艺参数的设定仅仅根据“厚度准则”(即工艺参数的设定仅仅根据带材的厚度进行调整)来完成,而实际情况是,切边工艺参数的设定要综合带钢的厚度和材质来确定。中国专利CN201110164846.5《被动式圆盘剪剪切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特定的钢种,设定不同的间隙量和重叠量系数的方法,但是该专利技术针对的仅仅是被动式圆带钢剪切设备,而且此技术并未针对切边质量控制的目标给出确切的定义,导致其在现场的执行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带钢剪切现场重叠量、间隙量设定的种种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钢剪切过程中间隙量与重叠量综合优化方法,满足不同下游用户对于切边质量的不同要求,同时考虑钢种对于切边质量的影响,根据现场情况,对切边现场重叠量、间隙量进行优化,提高切边质量的控制管理水平。
本发明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a)收集现场产品参数。收集现场生产大纲中带钢产品的种类数n(钢种相同规格不同的带钢也定义为不同的带钢产品种类),定义带钢产品参数i,i=1,2,3……n,第i种带钢产品的屈服强度σsti、厚度规格hti,第i种带钢的剪切现场初始间隙量设定比率(即间隙量设定值占厚度的比例)θti0,重叠量设定比率(即重叠量设定值占厚度的比例)ψti0,第i种带钢在带钢切边现场产品大纲所占得的比例ηti,定义针对第i种带钢的综合质量评价变量Mti,并初始化Mti=0;
(b)定义最优重叠量搜索相关参数。定义钢种对于重叠量设定影响的搜索参数x,并初始化x=1,定义对于第i中带钢产品的最优间隙量设定为θti,最优钢种影响系数变量δti,定义钢种影响系数搜索变量δtix,钢种影响系数搜索变量的极限大值δtimax、极限小值δtimin,极限大值δtimax、极限小值δtimin由现场工况确定,定义搜索步长Δδti;
(c)定义最优间隙量搜索相关参数。定义钢种对于间隙量设定影响的搜索参数y,并初始化y=1,定义对于第i中带钢产品的的最优重叠量设定为ψti,最优钢种影响系数变量定义钢种影响系数搜索变量钢种影响系数搜索变量的极限大值极限小值极限大值极限小值由现场工况确定,定义搜索步长定义搜索的有效性判别变量Ptixy;
(d)计算钢种对于第i种带钢切边的间隙量影响系数δtix,δtix=δtimin+(x-1)Δδti;
(e)计算第i种带钢切边的间隙设定变量θtix,为带钢剪切现场的带钢产品的期望强度,一般地
(f)计算钢种对于第i种带钢切边的重叠量影响系数
(g)计算第i种带钢切边的重叠量设定变量ψtiy,
(h)在带钢剪切现场按照步骤(e)、步骤(g)的计算值设定带钢切边设备的间隙量、重叠量,对第i种带钢进行现场剪切实验试验后取样,测量扣边高度Hk并按照扣边质量评价原则进行质量评分记作αtixy,按照毛刺评价原则对取样进行毛刺缺陷质量评分记作βtixy,在电镜下观察试样并按照切断比失衡缺陷评价原则对切断比失衡缺陷质量评分记作γtix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87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