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凤头紫萱茶加工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84069.0 申请日: 2016-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7319015A 公开(公告)日: 2017-11-07
发明(设计)人: 苗波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香茗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A23F3/08;A23F3/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1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凤头紫萱茶 加工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红茶。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栽培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时至今日,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六大茶类分别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其中,红茶是目前产量最多、销量最大的一种茶类。它是一种经过发酵制成的茶叶,但是红茶不能用废水冲泡;而乌龙茶加工方式单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结合乌龙茶和红茶的加工工艺,提供了一种凤头紫萱茶的加工工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凤头紫萱茶加工工艺,以金萱和黄金桂的杂交品种为原料,包括如下步骤:

S1、采青:鲜叶长到三四叶,顶芽停止生长时采摘其三四叶;

S2、晒青:采回的鲜叶在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日光下晒15~20分钟;

S3、晾青:晒青完的茶叶要及时放到凉青间摊凉1~2小时,散热均匀;

S4、摇青:用摇青机操作,根据鲜叶萎凋程度;

S5、堆青:摇青后的鲜叶适当进行堆青处理;

S6、萎凋:摇青完的鲜茶进行8~12小时的通透式萎凋,使其呈现萎蔫状态。

S7、揉捻:对呈现萎蔫状态的鲜叶进行45~60分钟的揉捻;

S8、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于25℃~35℃下进行6~8小时的发酵;

S9、半烘干:发酵程度95%左右的茶叶用热风烘干机进行干燥处理,含水量到75%即可;

S10、包揉:半干的茶叶先用束包机进行球形紧束,再放到平板包揉机里包揉做形;

S11、定型:包揉结束后,将包茶叶的球包放置两小时以上进行定形;

S12、烘干:将打散后的茶叶颗粒于113℃~117℃下进行2~3小时的烘焙;

S13、捡梗:烘干后的毛茶颗粒有梗,用人工挑拣掉;

S14、风选:挑拣好的毛茶用风选机进行去末、筛分处理;

S15、回青:筛分好的毛茶包装好,放置在不透光密闭仓库内做三个月20℃低温回青处理;

S15、碳焙:回青后的茶叶放进焙笼用荔枝碳进行12~18小时的碳焙干燥处理;

S16、褪火:碳焙好的茶叶放置于常温干燥的仓库做三个月的褪火处理后,凤头紫萱茶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摇青用竹制摇青机操作,时长不超过3分钟,竹笼转数不超过30转每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摇青后进行步骤S5堆青,反复五次。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包揉完成后进行步骤S11定型后,将定型后茶包打散,再次进行步骤S10包揉与步骤S11定型,如此反复5次。

本发明提供的凤头紫萱茶的加工工艺,其是以金萱和黄金桂的杂交品种为 原料,通过乌龙茶的晒青、摇青、堆青、碳焙工艺,结合红茶的萎凋、揉捻、发酵工艺,研发了回青工艺,制成的凤头紫萱茶在风味品质方面既保留了传统乌龙茶的高香足韵,又提升了作为红茶的口感,使其滋味更加醇厚顺滑,回甘悠长;同时,突破了乌龙茶品种茶叶加工方式的单一,也突破了红茶不能沸水冲泡的传统;而且,在保健养生功能方面,较传统乌龙茶和红茶也有了质的飞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凤头紫萱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青:采摘三四叶茶青,采摘和运输过程中注意不能伤青。

步骤2、晒青:下午三点到五点均匀摊薄余竹筛中,在日光下晒15分钟。

步骤3、晾青:晒青完的茶叶要及时放到凉青间摊凉1小时,厚度不能超过10mm。

步骤4、第一遍摇青:用竹制摇青机操作,根据鲜叶萎凋程度,数量不超过一半,一般摇青不超过3分钟,竹笼转数不超过30转。

步骤5、第一次堆青:摇青后的鲜叶均匀散堆于竹笼中适当进行15分钟堆青处理。

步骤6、第二遍摇青:一般摇青不超过6分钟,竹笼转数不超过60转。

步骤7、第二次堆青:摇青后的鲜叶均匀散堆于竹笼中适当进行30分钟堆青处理。

步骤8、第三遍摇青:摇青不超过15分钟,竹笼转数不超过150转。

步骤9、第三次堆青:摇青后的鲜叶均匀散堆于竹笼中适当进行45分钟堆青处理。

步骤10、第四遍摇青:根据鲜叶回水程度,摇青时间不超过30分钟。

步骤11、第四次堆青:把鲜叶均匀堆置于竹筛架中,厚度不能高于3mm,堆青回水时间不能低于60分钟。

步骤12、第五遍摇青:摇青时间不低于40分钟,香气清纯时出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香茗园茶叶专业合作社,未经青岛香茗园茶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4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