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简式双缓冲折流沉淀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83763.0 | 申请日: | 2016-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4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 发明(设计)人: | 何仁初;杨超文;陈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简式双 缓冲 沉淀 | ||
1.一种简式双缓冲折流沉淀池,包括由进水槽(1)、沉淀槽主体和溢流槽(8)依次连通形成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主体由第一沉淀槽(4)和第二沉淀槽(5)两槽连通组成两级沉淀池,在所述进水槽(1)和所述第一沉淀槽(4)的首端之间设有入口挡板(2),所述入口挡板(2)从待处理废水的液面上方插入废水水体中,使待处理废水从所述入口挡板(2)的下方形成所述进水槽(1)和所述第一沉淀槽(4)的首端之间的水流通道,在所述第二沉淀槽(5)的尾端和所述溢流槽(8)之间设有溢流板(7),所述溢流板(7)底部与所述第二沉淀槽(5)底固定连接,沉淀池的进水口设置于进水槽(1)上部或其上方,沉淀池的出水口(9)设置于所述溢流槽(8)外侧,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9)为设置于所述溢流槽(8)外侧的中部高度位置处的循环抽水口,待处理废水通过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进水槽(1),然后从所述入口挡板(2)的下方进入所述第一沉淀槽(4)的首端,再从所述第一沉淀槽(4)的首端流向尾端,然后从所述第一沉淀槽(4)的尾端流入所述第二沉淀槽(5)的首端,再继续从所述第二沉淀槽(5)的首端流向尾端,通过所述第一沉淀槽(4)和所述第二沉淀槽(5)进行废水分级处理,经过处理的废水最后由所述第二沉淀槽(5)的尾端进入所述溢流槽(8),然后从所述溢流槽(8)的出水口(9)被抽走或排放,所述第一沉淀槽(4)和所述第二沉淀槽(5)的首尾连通处的水流通道部分形成折返形式的水流通道,水流从所述第一沉淀槽(4)进入所述第二沉淀槽(5)时,水流的流向进行大于90°的转向变化,所述第一沉淀槽(4)底部从首端到尾端设置从高到低坡面,在所述第一沉淀槽(4)尾端设有结晶排出口(10),在所述第一沉淀槽(4)尾端或所述第二沉淀槽(5)的首端还设有事故排出口(6),待处理的浓缩含盐废水在所述第一沉淀槽(4)中析出的结晶固体在水流波动的作用下沿此坡面逐渐集中在所述第一沉淀槽(4)尾端的坡面最低处,通过控制所述结晶排出口(10)阀门将分离出来的结晶固体排出,所述事故排出口(6)在废水处理的非常规时期运行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式双缓冲折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槽(4)和所述第二沉淀槽(5)并列紧邻放置,所述第一沉淀槽(4)和所述第二沉淀槽(5)各有一侧壁板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心挡板(3),所述中心挡板(3)的一端同时连接在所述第一沉淀槽(4)的首端和所述第二沉淀槽(5)的尾端,所述中心挡板(3)的另一端开设缺口,形成水流从所述第一沉淀槽(4)尾端和所述第二沉淀槽(5)首端的折返形式的水流通道,并使所述第一沉淀槽(4)的首端连接的进水槽(1)和所述第二沉淀槽(5)的尾端连接的溢流槽(8)也并列设置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简式双缓冲折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沉淀槽(4)尾端壁面和所述第二沉淀槽(5)首端壁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沉淀槽(4)尾端壁面和所述第二沉淀槽(5)首端壁面在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简式双缓冲折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沉淀槽(4)尾端壁面和所述第二沉淀槽(5)首端壁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沉淀槽(4)尾端壁面和所述第二沉淀槽(5)首端壁面朝向内部的夹角小于180°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简式双缓冲折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槽(4)尾端壁面和所述第二沉淀槽(5)首端壁面的连接处与中心挡板(3)端部之间形成间隙,构成两槽之间的水流通道,间隙的水平宽度为480~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简式双缓冲折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槽(4)底部坡面的坡面角度不低于5°。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简式双缓冲折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进水槽(1)中的待处理废水的液位能对所述进水槽(1)的进水口形成液封时,待处理废水在简式双缓冲折流沉淀池的水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并从溢流槽(8)的出水口(9)排出;而当所述进水槽(1)中的待处理废水的液位不能达到对进水口形成液封时,待处理废水则切换到所述事故排出口(6)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简式双缓冲折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挡板(2)从待处理废水的液面上方插入废水深层水体中,所述入口挡板(2)与所述进水槽(1)底部之间的间隙形成鸭嘴型扁形流体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简式双缓冲折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1)的入口挡板(2)的高度为700~7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37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