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1547.2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2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曹爱兵;赵年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弘凯遮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5/74 | 分类号: | H02P5/74;H02P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控制器包括接触模块,与交流电源连接以接收交流电并传送至电机的电源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电机旋转方向的总控模块和分控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与接触模块和电机连接,总控模块分别与接触模块连接,分控模块分别与接触模块和电机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总控模块作为智能信号的接收端,以实现对电机的整体控制及紧急刹车等功能;分控模块用于分别对各电机进行控制,以满足用户对各电机具有不同旋向的需求;将总控信号作为最高控制级别,分控信号作为次级控制级别,使用户可通过总控模块直接对电机进行总体控制,并使分控信号失效,避免了分控信号干扰总控信号的执行,提高了总控信号执行的可靠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机控制是指,对电机的启动、加速、运转、减速及停止进行的控制。根据不同电机的类型及电机的使用场合有不同的要求及目的。通过电机控制达到电机快速启动、快速响应、高效率、高转矩输出及高过载能力的目的;
现有的电机控制主要用于对电机进行整体启动或关闭,无法对各个电机的旋向分别进行控制,因此,难以满足用户在操作多个电机时,对各电机具有不同旋向的需求;同时,现有的电机控制装置无控制级别的划分,因此,当总控工作人员通过总控开关输出总控信号对电机进行整体控制时,电机控制装置的内的其他控制开关的信号将影响总控信号的执行,降低了总控信号执行的有效性,为总控工作人员整体控制电机的操作造成了障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器。本技术方案通过利用总控模块和分控模块与接触模块的配合,实现对电机的控制,其中总控模块用于输入总控信号,以对电机进行总体控制,其控制级别也为最高级;总控模块可作为消防控制信号、无线电遥控总控信号或其他智能中控信号的信号接收端,以实现对电机的整体控制及紧急刹车等功能;通过利用分控模块分别对各电机进行控制,以满足用户对各电机具有不同旋向的需求;将总控信号作为最高控制级别,分控信号作为次级控制级别,使用户可通过总控模块直接对电机进行总体控制,并使分控信号失效,避免了分控信号干扰总控信号的执行,提高了总控信号执行的可靠度,进而更有利于实现总控模块对电机进行的整体启动或关闭,或紧急刹车等效果。
本发明中的一种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所述控制器包括接触模块,与交流电源连接以接收交流电并传送至所述电机的电源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旋转方向的总控模块和分控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接触模块和电机连接,所述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接触模块连接,所述分控模块分别与所述接触模块和电机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触模块包括接触器K1、K2;所述接触器K1包括常开端子K11、K13、K15、K17,常闭端子K12、K14、K16、K18,以及电磁线圈KM1;所述电磁线圈KM1的两端具有接线端子KM11、KM12;所述接触器K2包括常开端子K21、K23、K25、K27,常闭端子K22、K24、K26、K28,以及电磁线圈KM2;所述电磁线圈KM2的两端具有接线端子KM21、KM22。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所述第一电机M1具有火线端子M11、M12,零线端子M13和接地端子M14;所述第一电机M2具有火线端子M21、M22,零线端子M23和接地端子M24。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端子BT1、BT2;电源端子BT1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连接,所述电源端子BT2与所述交流电源的零线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总控模块包括总控端子Z1、Z2、Z3。
上述方案中,所述分控模块包括分控开关D1、D2;所述分控开关D1包括分控端子D11、D12、D1和刀闸D14,所述刀闸D14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分控端子D11上;所述分控开关D2包括分控端子D21、D22、D23和刀闸D24,所述刀闸D24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分控端子D2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弘凯遮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弘凯遮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1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