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用墙面模板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80839.4 | 申请日: | 2016-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 发明(设计)人: | 谭赳;邓朝云;宁顺情;张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08 | 分类号: | E04G1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墙面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墙面模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模板领域,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于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以及降低工程成本。
现有的铝模板由于耐久性好、生产标准化程度高、施工速度相对较快、模板周转次数高以及材料消耗少而获得推广。其墙体模板包括外墙模板与内墙模板,内、外墙模板之间的间距即为墙厚,而外墙模板和内墙模板均由若干块墙面模板拼接固定而成。相关技术中的墙面模板包括面板、垂直于面板并分别固定于面板两侧的侧板、垂直于面板并分别固定于面板两端的端板、垂直固定于面板上并沿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若干第一加强筋以及垂直连接端面板和与端面板相邻的第一加强筋的第二加强筋,面板、两侧板、两端面板围设形成一收容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收容于收容腔内。其中,第一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凸”字型,第二加强筋为中空方管。但该墙面模板重量较大、成本较高;搬运费力、取放不便、装拆效率较低;且用于拉片式对拉系统时,侧板开设的拉片槽分布无规律,导致墙面模板承重效果较差。因而,相关技术的墙面模板存在自重较大、成本较高、装拆效率较低且安装效果较差的不足。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用墙面模板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重轻、成本较低、装拆效率较高且安装效果较好的建筑用墙面模板。
本发明一种建筑用墙面模板,一种建筑用墙面模板,包括面板、垂直于所述面板并分别固定于所述面板两侧的侧板以及垂直于所述面板并分别固定于所述面板两端的端板,所述面板、两所述侧板、两所述端板共同围设形成一长方体状的收容腔,每一所述侧板均开设有六道拉片槽,所述拉片槽沿所述建筑用墙面模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所述建筑用墙面模板还包括至少十条加强肋以及至少四块加强板,所述加强肋和加强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加强肋垂直固定于所述面板上并沿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加强肋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端板与所述加强肋相互平行,所述端板通过相互平行的至少两所述加强板与紧邻所述端板的所述加强肋连接,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端板相互垂直,所述加强肋包括固定于所述面板上的基板以及自所述基板的远离所述面板的一侧垂直延伸形成的肋板,第一道所述拉片槽与靠近第一道所述拉片槽的端板的间距为100±5mm,第一道所述拉片槽至第六道所述拉片槽的每两相邻所述拉片槽之间的间距依次为200±5mm、400±5mm、400±5mm、400±5mm、600±5mm。
优选的,所述肋板自所述基板的远离所述面板的一侧均朝靠近同一所述端板的方向延伸形成。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的数目为4,并相对于所述建筑用墙面模板的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强肋的数目为10,其中,靠近一所述端板的两相邻加强肋的间距较其它两相邻加强肋的间距大50-100mm,所述端板与紧邻所述端板的拉片槽的间距为300±5mm。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四个角部的加强块,所述加强块均同时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端板、侧板。
优选的,所述面板和两所述侧板一体挤压成型。
优选的,所述面板和两所述侧板由铝合金6061-T6型材制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建筑用墙面模板优化了加强肋和加强板的结构,在确保支撑强度的同时还显著降低了单块建筑用墙体模板的重量,由相关技术的28.6kg降低至25.9kg,减重9%以上,自重轻,使用的铝合金材料成本也显著降低,同时,搬运和装拆的劳动强度也大大减小。而且,加强肋的肋板结构设置,不仅增强了单块建筑用墙体模板的强度,还便于操作人员握持、搬运、装拆该建筑用墙体模板,在重量减轻的基础上,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装拆效率,还避免了使用工具锤装拆销钉销片时的误操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一侧板六道拉片槽的设置,契合常用的2400mm建筑用墙面模板,整个模板体系受力均匀,对拉紧固效果好,经现场实测,代表装模效果的指标“垂五平五”的评测分达95分以上,远优于客户的所要求的“垂五平八”。因而,自重轻、成本较低、装拆效率较高且安装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筑用墙面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建筑用墙面模板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0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专用机械式料斗
- 下一篇:一种木痕饰面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