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识别锌离子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0714.1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9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妍;王伟;刘清雷;董岩;钟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17/12 | 分类号: | C07D417/12;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识别 离子 有机化合物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1.一种荧光识别锌离子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化合物HM的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识别锌离子的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香豆素醛与氨基硫脲进行胺醛缩合,然后再与2-溴苯乙酮进行环化反应制得,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1份的香豆素醛和1~2份的氨基硫脲同时加入到9-12份的冰醋酸和乙醇混合溶剂中,所述混合溶剂的冰醋酸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5~10),加热搅拌回流,加热温度为70~85℃,加热搅拌时间为6~8小时,得到M,M的结构式为:
2)1份的M与1~2份的2-溴苯乙酮加入到12~16份的乙醇溶剂中回流搅拌,搅拌过程中加热75~80℃,加热搅拌时间为8~9小时,制得H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荧光识别锌离子的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为无水乙醇,步骤2)中所述的乙醇溶剂为无水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识别锌离子的有机化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荧光识别锌离子的有机化合物HM的稀溶液中加入锌离子产生蓝色荧光,加入其它阳离子无荧光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荧光识别锌离子的有机化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3个10ml透明容量瓶中放置有机化合物HM的稀溶液,在其中分别滴加阳离子Ca2+,Mg2+,Ni2+,Co2+,Cu2+,Hg2+,Zn2+,Ba2+,Ag+,Pb2+,Fe3+,Cr3+,Cd2+的溶液,有机化合物HM稀溶液在滴有锌离子的样品瓶中由无荧光到产生较强的蓝色荧光变化,而滴加其它阳离子的溶液,无荧光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荧光识别锌离子的有机化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化合物HM的稀溶液质量百分比为0.376mg/100ml,有机化合物HM的稀溶液为有机化合物HM的DMSO/H2O溶液;其中DMSO/H2O溶液中的二甲基亚砜DMSO与水H2O的体积比为3: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识别锌离子的有机化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活的Hep G2细胞中锌离子进行检测,在37℃下5%CO2培养箱中用有机化合物HM染色处理30分钟的细胞,细胞内观察不到有荧光变化,当用Zn2+处理30分钟后,观察到细胞内有蓝色荧光;所述的有机化合物HM为10μM;Zn2+为2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07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