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洗漱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0151.6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8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强 |
主分类号: | E03C1/324 | 分类号: | E03C1/324;E03C1/18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104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洗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卫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式洗漱池。
背景技术
为适应现代空间越来越拥挤的状况,人们不断提出充分利用空间的技术,这种技术分布在各种生活、工作环境中,例如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折叠床等等。但随着需求的增加,人们接触的区域越来越拥挤,例如房间、公交车、大巴、火车等包含公共空间在内的区域。对于空间狭小区域内尤其是人均密集区域内,洗手是一个常见的需求,洗手多采用洗手池和水龙头的设备,提供洗手洗脸、刷牙和洗物等用途;现有技术里,洗手设备一般是一个池体,池体上方设置引入自来水的水龙头,例如名为“螺旋水管状洗脸台”(公布号: CN104250991A)所示的基本结构;但现有技术里,洗手池单独设置于房间中或设于卫生间内或厨房中的固定位置,安装后始终占用空间,对于空间狭小的房间,显然使可用空间更紧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洗漱池,其具有可张开与收合的池体,可在闲置时合拢降低空间占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折叠式洗漱池,包括水龙头,以及设于水龙头下方的池体,池体为上部开口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池体为容积可变的结构,包括固定侧和展开侧,水龙头的出水经池体口部指向池内;固定侧为固定结构,展开侧为可在池中水重力或自来水冲击力作用下外张使池体口部扩张的活动结构。展开侧在外力或自身弹力下复位使池体口部恢复,直至恢复到原始位置;这种结构,打开水龙头即可使池体张开,使用完毕合拢即可释放所占用的空间;使用方便,节省空间,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
固定侧和展开侧具有多种结构,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固定侧和展开侧为板体,两者底部设置转动连接、侧部设置伸缩侧,伸缩侧为可折叠结构。固定侧和展开侧均为板体、底部连接,形成相对转动地开合结构,由侧部的伸缩侧封住两侧,形成盛水的空间,并可由伸缩侧限制展开侧的转动角度和速度,避免展开过快池底存水面积过大,而导致池体内的水位较低,水位过低造成不便洗手、洗物等。
作为优选,固定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展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自由端设置转动连接。这种结构,池体展开时,可较好地控制展开侧的转动角度,尤其使展开侧展开的极限位置固定;下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连接部,即可使池体合拢复位,操作方便。
作为上述方案的替代方案,所述的固定侧和展开侧之间设置弹簧构成弹性连接。这种结构,弹簧可控制池体口部的开度,并在展开侧回复时提供弹力,使操作更省力。
对于固定侧和展开侧,作为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是,固定侧朝向展开侧的侧壁设槽,槽的底部封闭、上方开口;展开侧为弹性材料制作的弹性壁,其侧部、底部固定连接于固定侧,顶端设置限制池体口部开度的限位条。这种方案,展开部完全是弹性体,由水重力或水冲击力使其膨胀,由于侧部、底部固定,故不断增加的水使其向外膨胀成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条为弹性壁顶端翻边构成的条形筒体,该条形筒体的空腔内设置弹簧,弹簧两端固定于固定侧。条形筒体本身就具有弹性,加上内置的弹簧所提供的弹力,故可使限位条具有较高的回弹力,故可承受较大的水重力,更适于较大的池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条为附着于弹性壁或嵌入弹性壁中的弹性绳或弹性带。弹性绳或弹性带与弹性壁可一体制作,使整体外观更整齐、美观。尤其是弹性带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可有效控制所包覆的弹性壁口部的轮廓和弹力,便于控制展开侧的张开后的轮廓。
作为再一种可供选择的固定侧和展开侧的方案是,固定侧两端延伸形成折叠段,固定侧、折叠段均为板体,折叠段与固定侧的连接部成条形,连接部的厚度小于固定侧的厚度;展开侧为弹性材料制作的弹性壁,两侧分别与两折叠段相接,底部与固定侧相接包绕成池底。折叠段使展开后的轮廓更稳定不易变形,池体不易上下晃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池体底部设置排水道,排水道末端设置冲水箱,冲水箱的排水端连接蹲便器。可将洗漱后的废水收集于冲水箱,利于节水。
作为优选,固定侧本体内设置两孔,两孔顶端连通,连通部延伸至固定侧中部以上位置,其中一孔底端连通于池体底部,另一孔的底端设置排水管道,且该排水管道的出口位置低于池体底部;展开侧向固定侧靠拢,池体中的水位上升直至高于连通部的高点。可将池体内的水排空,便于池体收合;尤其是,在合拢的同时形成排水操作,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强,未经吴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0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水阀内芯管卡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