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帕金森病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80049.6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7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芝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芝维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2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帕金森病 中药 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帕金森病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 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 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 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 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 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目前尚没有对帕金森病疗效显著的中药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复方,用于防治帕金森病;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中药复方制备的中药活性成分浸膏,用于防治 帕金森病;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帕金森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含有上述的中药活性成 分浸膏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治帕金森病的中药复方,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生药制备而成:飞扬草,55~65份; 川芎,35~45份;升麻,20~30份;乌梅,15~25份;白及,20~30份;防风,35~45份;苦 参,5~15份;马鞭草和佩兰共40~60份,二者重量份之比为3~5:1。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治帕金森病的中药复方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生药制备而成:飞扬草, 60份;川芎,40份;升麻,25份;乌梅,20份;白及,25份;防风,40份;苦参,10份; 马鞭草和佩兰共50份,二者重量份之比为4:1。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治帕金森病的中药复方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生药制备而成:飞扬草, 55份;川芎,35份;升麻,20份;乌梅,15份;白及,20份;防风,35份;苦参,5份; 马鞭草和佩兰共40份,二者重量份之比为3:1。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治帕金森病的中药复方由如下重量份比例的生药制备而成:飞扬草, 65份;川芎,45份;升麻,30份;乌梅,25份;白及,30份;防风,45份;苦参,15份; 马鞭草和佩兰共60份,二者重量份之比为5:1。
一种防治帕金森病的中药活性成分浸膏,由上述中药复方制备而成,包括如下步骤:取 配方量的生药用70~90%乙醇热回流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喷雾干燥得浸膏粉。
进一步地,取配方量的生药用80%乙醇热回流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
进一步地,浓缩至密度为1.15~1.35。
进一步地,每克浸膏粉相当于生药3~5g。
一种防治帕金森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含有上述中药活性成分浸膏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 料,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注射液、口服液。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经药理实验证明可以防治帕金森病;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活性成分 浸膏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经提取、浓缩制备而成,可以显著防治帕金森病;本发明提 供的中药复方制剂含有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活性成分浸膏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载体,可以 用于防治帕金森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尽 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发明中涉及 的生药基源与2015版中国药典一致。
实施例1:活性成分浸膏的制备
生药配方:
飞扬草,60份;川芎,40份;升麻,25份;乌梅,20份;白及,25份;防风,40份; 苦参,10份;马鞭草和佩兰共50份,二者重量份之比为4:1。
制备方法:取配方量的生药用80%乙醇热回流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密度为 1.25,喷雾干燥得浸膏粉,每克浸膏粉相当于生药4g。
实施例2:活性成分浸膏的制备
生药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芝维,未经陈芝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0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粉电火花用的混粉悬浮装置
- 下一篇:双桨谐动式混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