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9448.0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5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林;田大力;杨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金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34 | 分类号: | B60R21/2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安全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过程中,驾驶员安全气囊能够很好地保护驾驶员的头部、颈部以及胸部,有效降低驾驶员在事故中受到的伤害,通常安全气囊的直径、排气孔的大小、拉带长度等因素对安全气囊的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201520830920.6的发明专利,包括气囊袋、气体发生器以及气流导向罩,气流导向罩设于气囊袋内,所述气流导向罩为U形柔性织物,气流导向罩上分布有与气囊袋连通的出气口,气体发生器设于气流导向罩的U形腔的中部,气流导向罩的边缘与气囊袋的内壁缝合,气囊袋与气流导向罩两端相连的区域设有线状排气口,该专利虽然可以确保气囊袋内压力不会过高而对人体造成二次损伤,但在气囊弹出时,气囊一次性膨胀,极易导致对人体面部造成冲击,进而导致面部受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放置壳,所述放置壳的内部底端设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的顶端设有外气囊,所述外气囊的内部设有中层气囊,所述中层气囊的内部设有内气囊,所述外气囊和内气囊均通过喷气阀与中层气囊相连,所述喷气阀包括上连接台和下连接台,所述上连接台通过连接筒与下连接台相连,所述上连接台和下连接台的外壁均设有开口,所述上连接台的内部设有出气口,所述连接筒的内部设有导气腔,所述下连接台的内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顶端设有开口橡胶圈,所述开口橡胶圈的上表面设有压片,所述开口橡胶圈的顶端设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贯穿开口橡胶圈,所述外气囊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胶板和下胶板,所述下胶板通过连接杆与上胶板相连,所述上胶板和下胶板的正面均设有开槽。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台的顶端中心处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顶端设有活动顶塞,所述固定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喷气口。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台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贯穿连接筒。
优选的,所述下连接台的底端设有密封环。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有限位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安全气囊装置,通过外气囊、中层气囊和内气囊的配合,内气囊内充满气体后气体冲破喷气阀进入中层气囊内,中层气囊内充满气体后冲破喷气阀进入外气囊内,使气囊逐步膨胀,避免气囊一次性膨胀导致对人体面部造成冲击,避免人体面部受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喷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排气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气阀,101、开口,102、定位销,103、固定套,104、活动顶塞,105、喷气口,106、上连接台,107、导气腔,108、定位螺杆,109、下连接台,110、密封环,111、出气口,112、压片,113、开口橡胶圈,114、进气口,115、连接筒,2、中层气囊,3、内气囊,4、放置壳,5、外气囊,6、排气口,7、点火器,8、下胶板,9、上胶板,10、开槽,11、限位球,1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金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金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9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