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氮唑的化合物在制备抗小麦纹枯病原菌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8871.9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巨艳;黄海静;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C07D249/08;A01P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氮唑 化合物 制备 小麦 病原菌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更加具体的说,涉及基于三氮唑的化合物在制备抗小麦纹枯病原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2,4-三氮唑是一种重要的含氮五元杂环化合物,分子内含有三个氮原子和π-π共轭体系,具有较强的络合金属离子和形成氢键的能力,这种独特结构性质使三氮唑类化合物表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及某些特殊性能,不仅在医药和农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超分子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AIDS的蔓延,器官移植和介入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真菌、细菌等微生物感染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感染菌种也发生了变化,有关耐药菌株的报道逐渐增多,真菌及细菌感染的治疗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新药研究中,三氮唑类化合物因其具有众多的生物学活性而倍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基于三氮唑的化合物在制备抗小麦纹枯病原菌药物中的应用。在本发明中,将3,4,5-三(4-溴苯基)-1H-1,2,4-三氮唑和1,2,4-三氮唑有效的相拟合,合成一种新型的三氮唑类化合物。同时提供一种3,4,5-三(4-(1H-1,2,4-三氮唑-1-基)苯基)-4H-1,2,4-三氮唑化合物单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基于三氮唑的化合物在制备抗小麦纹枯病原菌药物中的应用,基于三氮唑的化合物为3,4,5-三(4-(1H-1,2,4-三氮唑-1-基)苯基)-4H-1,2,4-三氮唑,具有如下化学式所示的结构:
或者3,4,5-三(4-(1H-1,2,4-三氮唑-1-基)苯基)-4H-1,2,4-三氮唑单晶,具有如下化学式所示的结构,
且该单晶结构采用APEX II CCD单晶衍射仪,使用经过石墨单色化的Mokα射线为入射辐射,以ω-2θ扫描方式收集衍射点,经过最小二乘法修正得到晶胞参数,从差值傅里叶电子密度图利用SHELXL-97直接法解得单晶数据:
3,4,5-三(4-(1H-1,2,4-三氮唑-1-基)苯基)-4H-1,2,4-三氮唑的制备方法,采用“一锅法”,在极性溶剂中一次性加入3,4,5-三(4-溴苯基)-1H-1,2,4-三氮唑,1,2,4-三氮唑,碳酸钾和氧化铜,在70—250摄氏度条件进行反应,以制备该有机化合物;其中3,4,5-三(4-溴苯基)-1H-1,2,4-三氮唑、1,2,4-三氮唑、碳酸钾和氧化铜的摩尔比为(1—2):(9—15):(5—10):1;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根据反应程度和转化率需求进行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调整,反应温度为90—200摄氏度,优选120—150摄氏度;反应时间至少24小时,优选36—120小时;3,4,5-三(4-溴苯基)-1H-1,3,4-三氮唑、1,2,4-三氮唑、碳酸钾和氧化铜的摩尔比为2:(10—15):(6—8):1。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使用机械或者磁力对反应体系予以搅拌,以使各个组分在极性溶剂中均匀分散。
3,4,5-三(4-(1H-1,2,4-三氮唑-1-基)苯基)-4H-1,2,4-三氮唑单晶的制备方法,采用“一锅法”,在极性溶剂中一次性加入3,4,5-三(4-溴苯基)-1H-1,2,4-三氮唑,1,2,4-三氮唑,碳酸钾和氧化铜,在70—250摄氏度条件进行反应,以制备该有机化合物,在过滤后对滤饼进行重结晶,即得到该化合物的单晶;其中3,4,5-三(4-溴苯基)-1H-1,2,4-三氮唑、1,2,4-三氮唑、碳酸钾和氧化铜的摩尔比为(1—2):(9—15):(5—10):1;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根据反应程度和转化率需求进行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调整,反应温度为90—200摄氏度,优选120—150摄氏度;反应时间至少24小时,优选36—120小时;3,4,5-三(4-溴苯基)-1H-1,3,4-三氮唑、1,2,4-三氮唑、碳酸钾和氧化铜的摩尔比为2:(10—15):(6—8):1。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88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