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促进羊肚菌菌核形成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78665.8 | 申请日: | 2016-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影;彭卫红;甘炳成;唐杰;李小林;熊川;黄忠乾;王勇;谢丽源;何晓兰;刘理旭;闵江;姜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高芸;梁鑫 |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促进 羊肚菌 菌核 形成 方法 | ||
1.促进羊肚菌菌核形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混合高有机质含量的土壤与羊肚菌菌柄土壤;
B、加水混合混匀,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得土壤滤液;
C、向PDA培养基添加步骤B所得土壤滤液、培养基改良剂,混匀后得到羊肚菌高效培养基,置于培养器皿中,冷却凝固,备用;所述培养基改良剂是下述配比的组分混合溶解制备而成:KH2PO4 2份,MgSO4 1.5份,FeSO4 2份,维生素B 4份,水100份;所述土壤滤液是混合花卉种植用腐殖土的土壤100份、产生黄色系粗柄羊肚菌的土壤10份、水100份制备而成的;
D、接种羊肚菌菌丝,按常规培养条件培养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羊肚菌菌核形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制备得上清液的方法为:按上述重量配比加水后,充分涡旋混匀,离心后获得上清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进羊肚菌菌核形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充分涡旋混匀采用漩涡震荡仪;
漩涡震荡仪震荡时加入小型玻璃珠;
漩涡震荡仪震荡3-8min;
离心条件为:转速为3000-6000r/min,时间为8-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羊肚菌菌核形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步骤B所述水为无菌水;
步骤B所述过滤得土壤滤液中过滤采用细胞滤器过滤;
所述细胞滤器为0.22μm的细胞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羊肚菌菌核形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步骤C按下述体积比向PDA培养基添加土壤滤液、培养基改良剂:每1LPDA培养基添加40-65mL土壤滤液、10-30mL培养基改良剂;
步骤C所述PDA培养基是由下述配比的组分制备:每1000ml培养基中,马铃薯150-300g,葡萄糖10-25g,琼脂10-25g,加水定容至1000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羊肚菌菌核形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步骤C所述PDA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
(A)按下述配比准备组分:每1000ml培养基中,马铃薯150-300g,葡萄糖10-25g,琼脂10-25g,加水定容至1000ml;
(B)取KH2PO4、MgSO4、FeSO4、维生素B加水溶解,灭菌即得;
步骤C所述过滤为采用细胞滤器过滤;
所述细胞滤器为0.22μm的细胞滤器;
步骤C所述混匀后得到羊肚菌高效培养基中的混匀是采用摇床震荡摇匀;
步骤C所述培养器皿为平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羊肚菌菌核形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满足以下任意一项:
步骤D所述羊肚菌菌丝为正常生长的羊肚菌菌丝;
步骤D所述常规培养条件为在15-32℃的条件下培养;
步骤D所述常规培养条件为在真菌培养箱、可设置培养范围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86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