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感应灯及其智能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78571.0 | 申请日: | 2016-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2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 发明(设计)人: | 莫光锋;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 感应 及其 智能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感应灯及其智能控制方法,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可解决RF感应灯误触发和触发不灵敏的技术问题。该RF感应灯包括:光源模块、处理分析模块、通信模块以及RF感应模块,光源模块,与处理分析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处理分析模块的控制指令,光源模块基于控制指令产生相应的灯光变化;处理分析模块,与通信模块、RF感应模块连接,用于对通信模块和RF感应模块发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向光源模块发出控制指令;处理分析模块基于标志信号对RF感应模块所接收到的触发信号进行有效或无效处理。本发明所提供的RF感应灯误触发和触发不灵敏现象发生概率低、触发灵敏度高、智能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F感应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的RF感应灯。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手持终端越来越普及,几乎人人都会使用到手机、平板电脑,同时,很多智能单品也开始流行起来,采用手持终端来对灯光进行控制,如WIFI、Bluetooth、2.4GHz、433MHz/315MHz等RF无线频域控制。在智能的RF感应灯中,同时存在通信模块和RF感应模块。当这两个模块同时工作的时候,通信模块和RF感应模块两者信号频率相近,两信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干扰,由于距离和安装结构的关系,RF感应模块会受到很大的干扰影响,造成了感应灯不该被点亮的时候被点亮了,该点亮时又不能正常点亮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人们通常采用空间隔离的方法来避免通信模块与RF感应模块之间的相互干扰。尽管如此,空间隔离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采用空间隔离,只能满足灯具空间比较大的应用,对于空间有限的产品则很难达到较好的技术效果,两个相近频段的模块相互之间仍会干扰,从而发生感应灯误触发或触发不灵敏的现象,甚至还会发生触发不了的情况,导致感应灯无法正常开启,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RF感应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RF感应灯的误触发和触发不灵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误触发和触发不灵敏现象发生概率低、触发灵敏度高、智能化程度高的RF感应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感应灯,包括:一光源模块、一处理分析模块、一通信模块以及一RF感应模块,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处理分析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分析模块的一控制指令,所述光源模块基于所述控制指令产生相应的灯光变化;所述处理分析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所述RF感应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RF感应模块发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向所述光源模块发出所述控制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分析模块基于一标志信号对所述RF感应模块所接收的一触发信号进行有效或无效处理。
更进一步地,所述标志信号由所述通信模块产生,所述通信模块为一手持终端。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标志信号为一高电平标志信号时,所述RF感应模块所接收的触发信号被进行无效处理;当所述标志信号为一低电平标志信号时,所述RF感应模块所接收的触发信号被进行有效处理。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标志信号为一高电平标志信号时,所述RF感应模块所接收的触发信号被进行有效处理;当所述标志信号为一低电平标志信号时,所述RF感应模块所接收的触发信号被进行无效处理。
更进一步地,所述触发信号来自于一无线射频模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指令为点亮时间的指令和/或点亮感应灯的指令和/或感应灯亮度的指令和/或感应灯灵敏度强弱的指令。
更进一步地,所述RF感应灯还包括一电源模块,用于提供所述RF感应灯所需的电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模块由一LED灯或一灯泡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8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