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77645.9 申请日: 2016-05-01
公开(公告)号: CN105694418A 公开(公告)日: 2016-06-22
发明(设计)人: 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 王璐
主分类号: C08L69/00 分类号: C08L69/00;C08L67/02;C08L1/28;C08L33/08;C08K13/02;C08K3/24;C08K3/34;C08K3/22;C08K3/36;C08K3/04;B29C47/9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2000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pc 薄膜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尤其涉及一种PC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为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结晶热塑性工程塑料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和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办公设备、包装、运动器材、医疗保健等领域,随着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正迅速拓展到航空航天、计算机、光盘等高科技领域。PC薄膜材料的主要特点包括了PC原材料的主要优点,缺点主要是抗应力开裂性较差,抗溶剂性差,耐磨性较差,阻燃等级较低,灼热丝测试达不到90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C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C薄膜材料,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的组分组成:PC100~120份、铝酸钴12~16份、氢氧化镁14~18份、辛酸亚锡10~14份、硅烷偶联剂8~12份、丙烯酸甲酯14~18份、滑石粉10~14份、三氧化二锑8~1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4~18份、过氧化苯甲酰10~14份、过硫酸钾8~1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18份、对-特辛基苯酚10~14份、白炭黑10~14份、硬脂酸钡8~12份、苯甲基硅油14~18份、石墨粉10~14份、二硫化钼8~12份、费托蜡14~18份、烷基苯磺酸钠10~14份。

进一步地,上述PC薄膜材料,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的组分组成:PC100份、铝酸钴12份、氢氧化镁14份、辛酸亚锡10份、硅烷偶联剂8份、丙烯酸甲酯14份、滑石粉10份、三氧化二锑8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4份、过氧化苯甲酰10份、过硫酸钾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4份、对-特辛基苯酚10份、白炭黑10份、硬脂酸钡8份、苯甲基硅油14份、石墨粉10份、二硫化钼8份、费托蜡14份、烷基苯磺酸钠10份。

进一步地,上述PC薄膜材料,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的组分组成:PC110份、铝酸钴14份、氢氧化镁16份、辛酸亚锡12份、硅烷偶联剂10份、丙烯酸甲酯16份、滑石粉12份、三氧化二锑1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6份、过氧化苯甲酰12份、过硫酸钾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6份、对-特辛基苯酚12份、白炭黑12份、硬脂酸钡10份、苯甲基硅油16份、石墨粉12份、二硫化钼10份、费托蜡16份、烷基苯磺酸钠12份。

进一步地,上述PC薄膜材料,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的组分组成:PC120份、铝酸钴16份、氢氧化镁18份、辛酸亚锡14份、硅烷偶联剂12份、丙烯酸甲酯18份、滑石粉14份、三氧化二锑12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8份、过氧化苯甲酰14份、过硫酸钾1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8份、对-特辛基苯酚14份、白炭黑14份、硬脂酸钡12份、苯甲基硅油18份、石墨粉14份、二硫化钼12份、费托蜡18份、烷基苯磺酸钠14份。

进一步地,上述PC的折射率为1.58~1.64,透射率为85~90%,重均分子量≥30000,熔融指数为1~5g/10min(根据ASTM标准,测试条件:300℃/1.2Kg)。

进一步地,上述PC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上述质量份数配备下列物料:PC、铝酸钴、氢氧化镁、辛酸亚锡、硅烷偶联剂、丙烯酸甲酯、滑石粉、三氧化二锑、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过氧化苯甲酰、过硫酸钾、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特辛基苯酚、白炭黑、硬脂酸钡、苯甲基硅油、石墨粉、二硫化钼、费托蜡、烷基苯磺酸钠;

b)将PC原料在100~130℃下烘3~5小时,然后将其和步骤a)中的其他物料混合均匀;

c)将步骤b)中混合物倒入高速混合机中,先在600~1000rpm下搅拌2~6分钟,然后在1800~2200rpm下搅拌4~10分钟;

d)将步骤c)中搅拌完成后的混合物置于双螺杆机中熔融挤出造粒,获得本品。

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d)中工艺条件为:双螺杆一段温度200~220℃、二段温度210~230℃、三段温度230~250℃,模头温度24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璐,未经王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76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