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制作汤圆的厨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7415.2 | 申请日: | 2016-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1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夫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夫超 |
主分类号: | A23P30/10 | 分类号: | A23P3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2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制作 汤圆 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庭生活厨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家用制作汤圆的厨具。
背景技术
汤圆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种食物,特别是各类肉馅汤圆,其营养价值高,制作、烧煮方便,深受大人和孩子们的青睐。目前,家庭制作汤圆的方法是采用筷子从调制好的汤原料中夹持一块向水锅里丢煮,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汤圆大小不一。等到开锅时,小个头的汤圆已被煮烂成粉并沉入锅底;大块的汤圆还没有煮熟,这便影响到汤圆的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家用制作汤圆的厨具,它可解决背景技术中现用制作汤圆的方法存在的汤圆大小不一,易煮烂沉锅的缺点,从而可降低制作汤圆的难度,提升制作的便捷性和缩短烹煮的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家用制作汤圆的厨具,它包括上支撑杆、下支撑杆、上壳、下壳和铰链,所述的上支撑杆通过铰链与下支撑杆相连接,上支撑杆的左端设有下壳、右端设有上夹持环;所述的下支撑杆的左端设有上壳、右端设有下夹持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壳与下壳均为半球型,所述的上壳的球面上等距设有若干个上漏孔;所述的下壳的球面上也等距设有若干个下漏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调制好的汤圆原料可在上壳与下壳内成型,从而避免因汤圆体积相差较大而出现不易煮熟或过煮易烂的现象,也可提高汤圆的制作速度,缩短汤圆的烹制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家用制作汤圆的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
附图中各标识为:1、上支撑杆,11、上夹持环,2、下支撑杆,21、下夹持环,3、上壳,31、上漏孔,4、下壳,41、下漏孔,5、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家用制作汤圆的厨具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和图2可见,本发明它包括上支撑杆1、下支撑杆2、上壳3、下壳4和铰链5,所述的上支撑杆1通过铰链5与下支撑杆2相连接,上支撑杆1的左端设有下壳4、右端设有上夹持环11;所述的下支撑杆2的左端设有上壳3、右端设有下夹持环21。所述的上壳3与下壳4均为半球型,所述的上壳3的球面上等距设有若干个上漏孔31;所述的下壳4的球面上也等距设有若干个下漏孔41。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右手大拇指放置在上支撑环11内,食指或中指放置在下支撑环21,其他三个手指放置在下支撑杆的下方,控制上壳3与下壳4的开合,可进行制作汤圆,即汤圆在上壳3与下壳4内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上支撑杆1与下支撑杆2通过铰链5相连接,即通过上支撑环11与下支撑环21的开合控制上壳3与下壳4的合并与分开;所述的上壳3与下壳4的球面上等距均设有若干个上漏孔31和下漏孔41,这样可保证成型的汤圆在开水内快速与上壳3、下壳4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汤圆馅料是在上壳3与下壳4的空间内成型,故保证了所制作的汤圆大小相差不大,易同时被煮熟。本发明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冲压制造,故制造工艺性好,成本低,且安全卫生,易于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夫超,未经赵夫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74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烤烟房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食品浆全自动摊片设备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