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油田回注污水中加氧后的腐蚀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7233.5 | 申请日: | 2016-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9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梅;卢建平;袁杰;刘超;王晓君;穆晓斌;张烨;巩同宇;许建华;马德文;岑瑗瑗;马晨;刘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污水 中加氧后 腐蚀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油田注水开发领域用的设备,用于油田向地层注入污水的地区,是检测氧气对注水设备的腐蚀情况的试验装置,具体是在油田回注污水中加氧后的腐蚀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注水开发油田需要向地层注水,使地层压力保持稳定和平衡,注水开发的油田又存在高含水的问题,既采出的液量中含有相当大部分是水,这些水从油里分离出来后称为油田污水。注水井注入的油田污水也是需要经过处理的,要去除污水中的一些杂质,使污水腐蚀率降低到一定值,保证不腐蚀注水设备,使油田安全平稳运行。因此,需要对注入的油田污水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测,用于判断注入的污水是否达标。目前对于油田注入污水的腐蚀性检测是将污水取回到试验室里进行,取回的污水在试验室里经过长时间的试验,水质发生了变化,检测不出真实的腐蚀情况,对判断污水的腐蚀性依据不够,无法提出解决注水系统腐蚀的问题,造成支管线线和井下注水工具因腐蚀而损坏,使注水井的有效注水时间短,注水量达不到配注要求,腐蚀后的锈块也被注入到地层,造成地层的注水孔隙被堵塞,使注水井的注水能力不断下降,严重影响油田的注水开发,大大减少油田的开发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油田回注污水中加氧后的腐蚀试验装置,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检测污水中含氧与不含氧时的腐蚀情况,为判断注水井注入的污水是否达标提供可靠依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污水管线、前阀门、支管线、加压泵、流量计、前腐蚀挂片装置、加氧箱、后腐蚀挂片装置、后阀门、加氧管、加氧泵,支管线的两端联通在污水管线上,前阀门、加压泵、流量计、前腐蚀挂片装置、加氧箱、后腐蚀挂片装置、后阀门顺次安装在支管线上,打开前阀门、后阀门,开动加压泵,污水管线内的液流可以从前阀门、加压泵、流量计、前腐蚀挂片装置、加氧箱、后腐蚀挂片装置、后阀门流过,加氧泵与加氧箱通过加氧管联通,加氧泵可以向加氧箱里供氧气。
前腐蚀挂片装置、后腐蚀挂片装置的结构相同,前腐蚀挂片装置的结构包括密封丝堵、弹簧、外包装筒、支撑套、支撑杆、支撑座、井口支管线、腐蚀检测挂片,井口支管线的左侧开有窗口,支撑座的内部开有花键槽,支撑座焊接在外包装筒内部右端,外包装筒焊接在井口支管线上,外包装筒与井口支管线焊接后两者轴线垂直,并使支撑座内的花键槽的凸条的中间处于圆周上限点上,外包装筒的轴线还要处于所述窗口的中心,腐蚀检测挂片为长方形结构,表面为平面,腐蚀检测挂片安装在支撑杆的右侧,支撑杆的左部与支撑套连接,支撑套的外部右段加工有与支撑座的内部花键槽相配合的花键,支撑套安装在支撑座里,使腐蚀检测挂片经过所述窗口进入到井口支管线的中间部位,使腐蚀检测挂片同外包装筒的轴线与井口支管线的轴线形成的平面平行,弹簧放入外包装筒内,弹簧的右端压住支撑套,密封丝堵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包装筒的外端,密封丝堵的右端面压住弹簧的左端,使弹簧处于预紧状态。
腐蚀检测挂片为两件,一件处于支撑杆的前侧,另一件处于支撑杆的后侧,两件腐蚀检测挂片处于平行状态,在主视方向两件重叠。
封丝堵与外包装筒的连接螺纹为油管螺纹,封丝堵的外部加工成六方体,用于安装管钳。
在支管线上还安装后压力表、前压力表,前压力表处于加压泵之前,后压力表处于加压泵之后。
加氧管上安装氧气计量表。
在支管线上安装添加剂加入装置,所述的添加剂加入装置处于前腐蚀挂片装置与加氧箱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现场用于注入水井的油田回注污水直接浸泡腐蚀检测挂片,还可以在油田回注污水中加入氧气,检测含氧与不含氧时腐蚀检测挂片的腐蚀情况,为判断注水井注入的油田回注污水是否达标提供可靠依据,可以促使油田回注污水水质的改进,增加油田开发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安装图。
图2是图中件7、10的结构图。件7、10的结构相同。
图3是图2中从A-A处剖开后的断面图。
图4是图2中件7-5、7-9连接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7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