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燃料压力控制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76769.5 | 申请日: | 2016-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海军 | 
| 主分类号: | F23K5/04 | 分类号: | F23K5/04 |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117 | 代理人: | 何军 |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燃料 压力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燃料压力控制器。
背景技术
炉具在燃烧液体燃料的过程中,其内的液体燃料是由供暖公司通过发送设备将其输送到炉具内,致使炉具只能燃烧液体燃料,而不能将液体燃料气化后进行燃烧,且液体燃料所产生的压力也不很均匀,特别是液体燃料压力控制精度相对较差,所以,该种炉具燃烧液体燃料的性能不稳定,而且液体燃料在炉具中燃烧时如果压力不够,会导致燃烧不充分和火力相对较小,其所产生的热能较低,且在燃烧液体燃料的过程中可释放出有害气体,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能源。
中国专利101063434B号公开的名称为“燃料压力控制器及压力控制方法”给出一种解决方案。该燃料压力控制器包括控制装置,其通过操作所述排放计量阀而控制所述蓄压室中的燃料压力和简化装置,其在所述内燃机的转速等于或高于预定的速度时减少所述排放计量阀的操作的次数,以相对于所述最短周期延长所述各压力供应操作之间的间隔,所述燃料泵具有由所述内燃机的驱动力所驱动的柱塞,以在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往复运动;并且所述简化装置通过交替完成以下措施而减小所述排放计量阀的操作的次数,即提供甚至在所述柱塞以机械的方式进行压力供应行程时所述排放计量阀不操作的状态,从而所述燃料并不被压力供应;和提供在所述柱塞以机械的方式进行压力供应行程时所述排放计量阀操作的状态,从而所述燃料被压力供应。上述结构的控制器减少了排放计量阀的操作的次数,以在转速等于或高于预定的速度时,延长压力供应操作之间的间隔,因此,可适当的减小排放计量阀的参与磁通量,结果,造成排放计量阀的自发的闭合的转速可被增加,从而可适当的完成燃料压力的控制;另外,该种结构的燃料压力控制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均较为复杂,而且该控制器仅是对燃料进行增压,当燃料进入炉具离开该控制器后,其在燃料管中的压力会减小,无法保证喷嘴喷射燃烧的压力,因此,该种燃料压力控制器能否为燃料提供足够的喷射燃烧压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均匀地输入液体燃料的方式解决压力不足和燃烧不充分及浪费能源等问题的液体燃料压力控制器。
本发明所提出的液体燃料压力控制器包括输液罐和设置在输液罐端部的供液管,以及用于将液体燃料输入到输液管内的输料组件,该输料组件包括燃料泵和设置在燃料泵输出端且与供液管相连通的送液管,以及用于控制燃料泵的压力开关和电源开关。
所述输液罐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支架,在输液罐上表面的支架上设置有横板件,且将送液管设置在横板件上方。所述送液管采用U形管件构成,且在U形管件两侧的开口端分别设置在燃料泵内,而在U形管件的两条直线部位分别安装有用于控制燃料泵的压力开关和管道阀门。所述输料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横板件上方的变压器和用于控制压力开关和燃料泵工作电源的电源开关。
所述输料组件还包括活动连接在支架一侧的防护箱,该防护箱表面设置有散热孔。
所述供液管与与输液罐上的送液管相连接的部位安装有压力表,且在压力表的外侧安装有排气阀门。所述输液罐上的供液管与压力表相连接中部区域安装有供料阀门。
本发明所提出的液体燃料压力控制器通过输液罐端部的供液管与输料组件相结合来输出液体燃料,且输料组件中设置有燃料泵和设置在燃料泵输出端且与供液管相连通的送液管,当将液体燃料到炉具的过程中,因燃料泵内可接收相对较多的液体燃料,以使液体燃料在输液罐对送液管进行加压的过程中能均匀地输出,所以,液体燃料在输送至炉具的管道中不仅能保持足够的压力,而且保证了液体燃料的充分燃烧和提高液体燃料的燃烧以产出热能的效率;同时,因送液管采用U形结构,且在U形燃料管的两个直线部分别设置一组燃料泵和压力开关,当其中一组燃料泵和压力开关出现故障时,可启用另一组,从而保证了液体燃料的持续供应,为此,本发明具有液体燃料压力充足、持续供应效果较佳等特点,可保证液体燃料的利用率及热能的产出率,而且结构、操作均十分简单,具有非常理想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液体燃料压力控制器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将防护箱打开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中上支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海军,未经于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67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