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窗用空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5671.8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陆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丰洁净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28;F24F13/14;F24F13/00;F24F13/08;B03C3/00;A61L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用空气净化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气中存在颗粒性灰尘、花粉、毛发、微生物等多种污染物或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不仅对人体有害,对于某些特殊需求的工作场合,如对无菌无尘要求较高的空间都会造成很大影响,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往往结构复杂,对空气的净化效率较差,易造成堵塞,维护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窗用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不易造成粉尘堵塞,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窗用空气净化装置,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外罩板、初次过滤机构和二次过滤机构,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风机;所述外罩板为百叶窗式进风板,所述初次过滤机构具有过滤网,所述二次过滤机构包括位于前侧的凹型腔体部和位于后侧的净化器部,所述风机通过风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凹型腔体部,所述净化器部后侧具有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凹型腔体部包括上端的凹腔和下端的斜坡部,所述斜坡部具有上高下低的坡度,斜坡部的低端连接一向下的舌板。
优选地,所述外罩板具有上下排列的若干条进风口,每条进风口的上部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从上越过进风口斜向下延伸。
优选地,所述凹腔的左右两侧从上到下均具有若干第一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初次过滤机构左右两侧具有与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初次过滤机构为前大后小的锥形,所述过滤网位于锥形初次过滤机构的后部,所述过滤网具有至少一层。
优选地,所述净化器部具有静电集尘过滤部和脱臭过滤部。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空气在风机的带动下依次经过外罩板、初次过滤机构和二次过滤机构,最终得到净化的空气。百叶窗式进风板能够阻拦较大的、在后续步骤中易造成堵塞的颗粒性粉尘、毛发等污染物,然后初次过滤机构和二次过滤机构进一步过滤较为细小的花粉、尘埃及细菌、霉菌等;
外罩板过滤拦下的污染物可随凹型腔体部的斜坡部滑落,并经舌板向下导出,不易造成污染物的残留堆积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优选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空气净化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其中:
1.外罩板,11.进风口,12.挡板,2.初次过滤机构,21.过滤网,3.二次过滤机构,31.凹型腔体部,32.净化器部,33.斜坡部,34.舌板,35.静电集尘过滤部和脱臭过滤部,4.风机,41.风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窗用空气净化装置,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外罩板1、初次过滤机构2和二次过滤机构3,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风机4;外罩板为百叶窗式进风板,初次过滤机构具有过滤网21,二次过滤机构3包括位于前侧的凹型腔体部31和位于后侧的净化器部32,风机4通过风机轴41固定连接于凹型腔体部31,净化器部32后侧具有出风口。
凹型腔体部31包括上端的凹腔和下端的斜坡部33,斜坡部33具有上高下低的坡度,斜坡部33的低端连接一向下的舌板34。外罩板1、初次过滤机构2和二次过滤机构3各部分连接好后,斜坡部33与外罩板1下端是留有一段空隙并露出外罩板1下端的。这样便于将外罩板1截留下的污染物导出。
外罩板1具有上下排列的若干条进风口11,每条进风口11的上部均设有挡板12,挡板12从上越过进风口11斜向下延伸。
凹腔的左右两侧从上到下均具有若干第一螺纹孔。初次过滤机构2左右两侧具有与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螺纹孔。初次过滤机构2和二次过滤机构3通过类似螺栓链的接部件经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固定。
初次过滤机构2为前大后小的锥形,过滤网21位于锥形初次过滤机构2的后部,过滤网21具有三层,即为多层过滤网结构。过滤网21中填充有具有消毒功能的填充物。
净化器部32依次装有静电集尘过滤部和脱臭过滤部35。脱臭过滤部装有能够吸附并分解霉菌、细菌等污染物的光触媒钛磷灰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丰洁净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丰洁净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56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