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堵抑堵剂以及稠油开采中解堵和抑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4030.0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5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咏涛;黄娟;江建林;王秀;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7/06 | 分类号: | E21B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堵抑堵剂 以及 开采 中解堵 方法 | ||
1.一种解堵抑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堵抑堵剂由芳烃和含氮有机化合物构成;
其中,所述含氮有机化合物为分子量小于200的有机胺和/或分子量小于200的含氮杂环化合物;
所述分子量小于200的有机胺为苯甲胺、二苯甲胺、三苯甲胺、正丁胺、异丁胺、十二胺、正己胺、环己胺、正辛胺和正癸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分子量小于200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为2,4-二甲基吡啶、2-己基吡咯、吡嗪、哒嗪和嘧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芳烃为苯和/或分子量小于200的苯的烷基取代物;
所述分子量小于200的苯的烷基取代物为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对二乙苯、间二乙苯、邻二乙苯、正丙苯、异丙苯和丁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所述解堵抑堵剂的重量为基准,芳烃的含量为20-50重量%,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为50-80重量%。
2.一种稠油开采中解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解堵抑堵剂与堵塞物接触,其中,所述解堵抑堵剂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堵抑堵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解堵抑堵剂与堵塞物的重量比为0.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解堵抑堵剂与堵塞物接触的条件包括:接触温度为10-1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解堵抑堵剂与堵塞物接触的条件包括:接触温度为40-140℃。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解堵抑堵剂与堵塞物接触的方式包括:直接将解堵抑堵剂与堵塞物混合,或者
先将解堵抑堵剂与稀油混合,然后将含有解堵抑堵剂的稀油与堵塞物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与堵塞物混合的含有解堵抑堵剂的稀油中,所述解堵抑堵剂的含量为0.1-5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堵塞物的重量为基准,所述堵塞物中沥青质的含量不小于20重量%。
9.一种稠油开采中抑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解堵抑堵剂注入油井与稠油接触,其中,所述解堵抑堵剂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堵抑堵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解堵抑堵剂与稠油的重量比为0.001-0.05: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解堵抑堵剂与稠油接触的条件包括:接触温度为10-14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解堵抑堵剂与稠油接触的条件包括:接触温度为40-140℃。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解堵抑堵剂与稠油接触的方式包括:直接将解堵抑堵剂与稠油混合,或者,
先将解堵抑堵剂与稀油混合,然后将含有解堵抑堵剂的稀油与稠油混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含有解堵抑堵剂的稀油中,所述解堵抑堵剂的含量为0.1-5重量%。
15.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50℃下,所述稠油的粘度大于500mPa·s。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50℃下,所述稀油的粘度小于300mPa·s。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50℃下,所述稀油的粘度小于300m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40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生素替代品氧化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阻垢缓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