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车尾气洗涤回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2584.7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胜;胡波;吴宽;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华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02;C07C31/12;C07C31/125;C07C29/74;C07C29/76;C07C47/02;C07C45/78;C07C45/79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韦宇昕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车 尾气 洗涤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丁辛醇项目中装车尾气洗涤回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丁醇和辛醇由于可以在同一套装置中用羟基合成的方法生产,故习惯称为丁辛醇。丁醇和辛醇均为无色透明、易燃的油状液体,具有特殊气味,能与水及多种化合物形成共沸物,均有中等毒性。丁辛醇是合成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溶剂、脱水剂、消泡剂、分散剂、浮选剂、石油添加剂及合成香料等。
目前世界范围内新建的丁辛醇装置均采用改性铑系催化剂低压羰基合成法,以丙烯、合成气和氢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混合丁醛,分离出催化剂循环使用,分离出正/异丁醛经加氢生成正丁醇和异丁醇,经精馏分离得到正丁醇和异丁醇产品;正丁醛在氢氧化钠的催化作用下缩合脱水生成辛烯醛,辛烯醛加氢生产出粗辛醇,经过精馏得到产品辛醇。
丁辛醇装置排放的废气主要指工艺废气,其来源是①羰基合成驰放气,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丙烯、丙烷等,是为了防止系统内惰性气体和丙烷积累而进行的排放,其中的丙烯、丙烷和丁醛可以回收,回收后的尾气再送火炬燃烧;②辛烯醛、丁醛加氢驰放气,主要成分为氢气和甲烷等,是为了防止系统惰性气体的积累而进行的排放,其中的氢气可以回收,尾气再送火炬燃烧;③火炬气,是各工段产生的调压气、泄压气,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氮气和烃类,均送火炬燃烧;④产品装车时的低压排放尾气,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丁醛、丁醇、辛醇等污染环境的有机物,且由于排放压力低,含有氧气等,使得很难进入火炬系统处理。
针对目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低压尾气吸收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尾气吸收的方法,用来处理丁辛醇产品装车低压尾气中的有机物。该洗涤回收装置包括喷射器、吸收塔、吸附装置、循环泵及控制系统等。装车站来的低压尾气经过喷射器增压至0.6-0.8MPa后进入吸收塔,用来自残液回收装置的C8、C12重组分溶液进行吸收,吸收了丁醛和丁醇的C8、C12重组分溶液用泵输送至残液回收系统进行分离回收。未能由C8、C12重组分溶液吸收的不凝气等由塔顶排至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其中少量(10-20ppm)的丁醛、丁醇、辛醇等,剩余气体达标后排放至大气。
该方法采用稳定可靠的吸收技术回收丁醛、丁醇、辛醇,每年可以回收大量的丁醛等产品,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大大减少了VOC的排放,减轻了企业的环保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洗涤回收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洗涤回收装置(包括喷射器、吸收塔、吸附装置、循环泵及控制系统等)。装车站来的低压尾气经过喷射器增压至0.6MPa后进入吸收塔,用来自残液回收装置的C8、C12重组分溶液进行吸收,吸收了丁醛和丁醇的C8、C12重组分溶液用泵输送至残液回收系统进行分离回收。未能由C8、C12重组分溶液吸收的不凝气等由塔顶排至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其中剩余的10ppm的丁醛、丁醇、辛醇等,剩余气体达标后排放至大气。
实施例2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洗涤回收装置(包括喷射器、吸收塔、吸附装置、循环泵及控制系统等)。装车站来的低压尾气经过喷射器增压至0.8MPa后进入吸收塔,用来自残液回收装置的C8、C12重组分溶液进行吸收,吸收了丁醛和丁醇的C8、C12重组分溶液用泵输送至残液回收系统进行分离回收。未能由C8、C12重组分溶液吸收的不凝气等由塔顶排至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其中剩余的20ppm的丁醛、丁醇、辛醇等,剩余气体达标后排放至大气。
实施例3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洗涤回收装置后,丁辛醇项目VOC排放降低30%,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环保负担。
实施例4
国内某丁辛醇项目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洗涤回收装置后,每年可多回收丁醛、丁醇、辛醇等共计5万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华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华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25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